緊挨著張獻忠的一個衛士的腿連著馬身子一起打碎。
一大灘血肉濺了張獻忠一身。
驚魂未定的衛士們當即慌忙拉著張獻忠穿過擁擠的人群往后陣走。
這個時候部隊自然也就暫時沒人理和沒法理了。
但張獻忠畢竟不是凡人。
他知道自己大意了,也知道必須盡快補救,不然就麻煩大了。
剛一到后陣,整張臉都綠了的張獻忠立即吩咐左右趕緊督促部隊反客為主發起進攻,他敏銳的意識到這樣是要出大問題的。
并且張獻忠特意命令原來部署在左翼(西側)的騎兵們立即對著離他們最近的火炮進行沖擊,必須得把火炮給敲掉。
同時,他還抓著孫可望急令其去大軍的最右翼(東側)坐鎮,并暫時不要輕易動用部署在那里的騎兵,那邊對向的炮兵也先交給步軍去對付。
張獻忠心理非常不踏實的感覺李平一定還有別的陰招。
正常來說,為發揮和不困住騎兵的機動能力,以步軍為主體的步騎混合軍陣中騎兵都會被部署在某一側翼或者是兩翼,當然也有部署在中間的,但不多見(比如岳飛)。
而部署在最后邊的,就更少見了。
但張獻忠恰恰注意到李平把騎兵就部署在了最后邊,而且數量與他得到的情報明顯不對,那些騎兵的身影姿態也普遍不太對。
本來張獻忠還想再觀察一下,他人多勢眾,不太急。
可被炮這一轟,他也沒時間再想了。
他們背靠著白水,除了正前方,李平還能下陰手的就只有左右兩翼了。而他們的左翼也就是西邊離湘陰縣城就十幾里,不僅可以得到湘陰縣城的掩護,那一側還水流沼澤密布,問題不大。
但右翼就很空曠了,地形地貌也非常有利于騎兵突擊。
只是有點遺憾的是,張獻忠反應快是快,但在一片混亂中傳遞軍令比想像的更麻煩。
但好在張獻忠的部隊還沒有發生崩潰。
戰前,對自己部隊是什么德行的張獻忠下了嚴令并組織安排了龐大的督戰隊,這發揮了非常重要和關鍵的作用。
同時,因為陳子道的叛變,在湘陰縣城埋奇兵的計劃也已經破產,張獻忠遂將那里的精銳大部分于今天上午調回了大軍中進行加強。
再加上太過明顯的人多勢眾和只是一塊軍陣出現傷亡,張獻忠的大軍雖然出現了混亂但也承受住了炮擊。
不過等張獻忠的部隊終于得到命令并開始亂哄哄的被驅趕著準備發起進攻時,李平的炮兵已經打第七輪炮了,然后炮火還已經向別的地方轉移。
這個時候,最莫名其妙的其實是李平。
本來他是來進攻的,卻沒想到來了之后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張獻忠讓自己的大炮靠近了,卻又沒有能力來反制!
可以原地不動拿炮轟敵人,他傻啊還派步兵去進攻。
如果張獻忠繼續被動挨打,他也會繼續就只拿炮轟下去,并不介意把所有地方全拿炮先打一遍,他相信用不了多久,張獻忠的軍隊就會因此崩潰。
雖然現在張獻忠開始動了,但卻又變成了他們兩人攻守易位,哪怕張獻忠的部隊在以半包圍的狀態進行集體式發動,這可能也是張獻忠早就計劃和安排好的,不然不太可能這么快和這么統一!
不過李平還是樂不得。
這可以讓他繼續發揮火器優勢。
只不過,原定的戰斗隊形需要調整一下,但這些他又馬上要完成了。
在第四輪炮擊實施的時候,周文就已經意識到這種可能,然后他們迅速下達了調整命令。
鳥銃兵們被統一調到了前排。
不足八九百米,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大家可以參考一下自己高中時一千米跑的體能考核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