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跡完全不知曉。
而且李平至今沒有取字,他的部下們也大都習慣性的不再提自己的字,包括周文。
當然也有很多例外,楊玉昆就是其中一個,他還是沒有看清形勢改變習慣。
李平似乎在有意或者無意劃清著跟讀書人們之間的界限。
而且李平也明顯更喜歡由他自己的教育方式教出來的人以及那些無心科舉和無力科舉的讀過書的人。
而陳子道這一次說出的事其實也不是什么新聞。
所有的一切,顯然都有李平精心的思考,而不是什么偶然或者湊巧之類的。
尤其是李平的軍隊在軍制上和大明所有官軍都太不一樣了,甚至可以說是完全的異類。
李平到底在圖謀什么,恐怕即使不是那個什么,也是想自成一片別人插不進手來的天地。
那自己應該怎么辦?
米倉發現自己居然無所謂,甚至還深深的欽佩那一步步的心計,他啞然失笑。
只是米倉不知道,他的凝神與失笑全都落在了一個人的眼睛里。
李平已經遠遠的注意了米倉半天。
將軍府內的總部機關一共就那么幾個院子,下午還要工作的米倉也不可能跑遠。
其實李平也沒有特別要看米倉,他恰巧剛跟和石磊談完楊明的事,中間還談到了給兩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的米倉,結果剛出來準備想放松一下思緒,看看雨,靜一靜,卻正好看到了沒有雨具卻在大雨中奔跑的米倉。
正是米倉,讓李平決定要再挖一挖楊明,結果挖出了他完全沒想到的情況。
“楊明不太正常,他在受貶后是沉悶了一些但又好像沒受太大影響,而在大軍入川后卻突然開始異常沉悶,并且幾乎見不到人,這很奇怪。
但當聽聞大軍準備出川北上,他又開始變得活躍;然后似乎十分關注大軍的動向和動向原因,并總是有意無意出現在將軍府附近,這更奇怪了……”
這些是米倉在石磊與其專門談話時說的,而最后的結果也證明了米倉看到的沒有錯。
對于米倉出色的觀察力和敏銳,李平十分驚訝。
而對于這次整編,尤其是全面加強教導系統,米倉看到的其實總體上也偏差不大。
以前由于編制小,加上李平對很多事情也一直沒有拿定主意。教導系統一直只有機關,而沒有下面的根系。
那些加入進來的讀書人大多要么直接從事需要知識的軍事或后勤工作,要么由教導處委派在各個連隊間來回流動著教官兵們認字,連隊里實際上并沒有教導系統的常設崗位。
同時,李平也不允許那些被委派到連隊的讀書人干除教官兵們認字以外的其他工作。
甚至在教導機關,像楊明那樣的人也是少數。李平一直在嚴格控制讀書人尤其是那些有過功名的讀書人在教導系統內的比例。
道理也很簡單。
讓一幫深受皇權思想影響的書生尤其是已經有了功名的大明既得利益者去搞思想工作,去搞宣傳鼓動,去管軍官考核使用,這個部隊會發生什么問題還用想嗎!
而全面加強教導系統建設包括開始在營連設立教導員也是當前形勢的迫切要求。
部隊多了,人員成份越來越復雜了,一些部隊以后也必然要長期分兵獨立行動包括駐防,原有教導軍官個人能力普遍偏弱的體系顯然已不再適應這一要求。
甚至皇帝的監軍都來了。
李平自然要加強對部隊的控制。
而且這次大擴軍后,大西軍降兵和俘虜兵在很多連隊內的兵力都超過了半數,甚至一些連長一個月前還是大西軍,并且他們曾經的老大張如靖還就在不遠處窺伺著,李平不去加強對部隊的控制是很容易出大問題的。
當然,這也是一個很順理成章的絕好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