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書記,三思啊。森林公園大道項目一旦落成,必將是載入石江鎮史冊的大事,林書記作為石江人,難道不為自己將來名聲著想么?你現在這么做,整個石江人都會覺得救你林書記是在阻礙石江鎮的發展。”顧德貴皺了皺眉頭,如果林金水支持這件事情,這個項目將來要是出了什么問題,自然有林金水頂鍋,他可以省去不少麻煩。
林金水不為所動,這些天他也想清楚了,這件事做好了沒有他什么功勞,可是要是出了差池,最后被推到前臺背鍋的,肯定是他林金水。將來整個石江鎮的人都會在背后指著他罵。
“這個項目本來就是顧鎮長的英明決策,我就不來搶顧鎮長的功勞了。對于這個項目,我沒有一點把握,所以,我不能夠強迫我自己盲目支持這樣一個項目。顧鎮長說得好,這個項目要是做成了,將來必定載入石江鎮史冊。到那個時候,顧鎮長就是石江鎮的大功臣了。可是,要是沒做起來呢?這么大的投入,將來整個石江鎮的人都要為這個大項目負債累累。誰來承擔這個責任?到那個時候,顧鎮長只怕早就平步青云了,但是石江鎮人民卻要背負巨大的債務!”林金水說道。
聽林金水這么一說,會議室里議論紛紛。顯然,鎮里的干部經過林金水這么一提醒,馬上意識到這個項目確實是存在不少問題的。顧德貴對這個項目的樂觀是建立在森林公園大道這個項目順風順水,大道兩邊的地基能夠順利地賣出去,然后大道建成之后,通過森林公園的帶動,能夠做得起來。
鎮里的這些干部也不是糊涂人,總有幾個頭腦清醒的。鎮里以前也經常賣一些地基出去。雖然大部分都能夠順順利利賣掉,但是有些不好的地段,地基就不太好賣。石江鎮畢竟人口有限,對地基的需求也是非常有限的。十五公里的大道,兩面的地基數量多得嚇人。石江鎮根本消化不下來。除非有大量的外地人過來購買。否則根本就不可能部賣出去。一旦地基認購出現了問題,這個項目的推進就麻煩了。
“各位同志不用擔心。林書記可能對這個項目不是特別了解。森林公園大道其實不需要投入那么多的資金。首先大道早就已經建好了,我們不需要再另外投入資金。雖然森林公園大道線路很長,如果將大道兩邊部開發,自然需要投入巨大的資金。我們可以將森林公園大道分解為幾期工程。每一次工程涉及的地基數量有限,而且最先的一批地基都是靠近樅樹嶺商業街那邊的。有森林公園的支撐,這一批地基賣出去應該不難。畢竟,商業街那邊現在商鋪生意火爆。我們一期一期的開發,成功一期,再進行下一期的開發。這樣做非常穩妥,根本不會存在林書記所擔心的問題。”顧德貴說道。
“請問顧鎮長,你第一期準備開發的規模是多大呢?”林金水問道。
“兩公里。規模太小,就沒有規模效應了。整個森林公園大道可以分為七到十期。如果這樣林書記還覺得不夠穩妥的話,規模還可以在縮減一些。”顧德貴說道。
“顧鎮長,我覺得規模不能夠再縮減了。我覺得兩個公里不是大了,而是太小,至少要五公里,整個森林公園大道分了為五期。這是石江鎮百年難遇的發展機遇,我們應該抓住這次機遇,而不是前怕虎后怕狼。瞻前顧后,只想著為自己個人得失,沒有想這石江鎮人民的需求。”熊海建在顧德貴的暗示下,很配合地跳了出來。有些話,顧德貴不方便說,但熊海建可以毫不顧忌。
“那就把剛才的話部記錄下來吧。我對這個計劃持反對意見。這個必須寫入今天的會議記錄里面。待會會議結束之后,我要在我說的話旁邊簽字。關于這個項目是否實施,鎮黨委幾位同志舉手表決。表示同意的請舉手。”林金水說道。
“沒的說,我肯定支持顧鎮長。”熊海建連忙進行表態。
熊海建這么一表態,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