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而曬干后只得半斤干米線了。
那米線的價格得是米價的兩倍才能打平。還要加上人工,而且這里面工序也多,也復雜。
賣得便宜了不劃算。
蘇青媖便把這些跟丁掌柜說了。
丁掌柜本來是想壓壓價的,沒想到聽到蘇青媖說了這一通,又聽說要這么多工序,也不好再壓價。
想著米線確實是方便儲存,方便攜帶,又方便煮食的食物,如果大量購進,再通過永豐號向各個地方售出,應該很有市場。
量一多,利也就大了。
便一來一往地跟蘇青媖商討起米線的價格。
蘇青媖想著他們永豐號要銷往各地,這里面成本也不少,而且賣與百姓市場,也不好提價太多。
最后只以原山米價的三倍價格售出。
即便售價不高,但對于蘇青媖來說,也比單獨賣山米價格劃算多了。
提高了山米的價格,又利用了多余的人力,寨里山米賣上價了,新更寨的寨民們分得的利錢就多,日子自然也就好過了。
而如果永豐號那邊米線能賣得好,蘇青媖再向四十五個聯寨把多余的山米購回,加工成米線,那么聯寨的山民們的日子,也會跟著過得更好了。
丁掌柜跟蘇青媖訂了一萬斤米線,要求在元日前做好。
蘇青媖算了算每日的出產,應了下來。
現在米線房里,人工不缺,一天曬出上千斤干米線不是問題。等大家把工序做熟練了,每日的產量還會更高。
離元日還有一月,完全能交貨。
應了下來。
丁掌柜很是爽快地把錢付了,背著蘇母給的各種吃食,高高興興地離開了。
蘇青媖拿到錢也很高興,雖然也才三百兩,但這才是頭一批貨。她相信以后會賣得更多的。
元日前要交一萬斤米線,寨里又忙了起來。
好在人手有余,郭氏把寨里手腳勤快的男人女人招來一批,做了分工,各流水線就這么開干了起來。
小寶和大寶這下又有得玩了。天天跑去米線房那邊看晾成一排又一排的米線,像染房曬布一樣,一排又一排。
看著很是壯觀。
但考慮到衛生問題,不讓閑雜人等靠近。
小寶這孩子也聰明,領著一群孩子站在半山腰上往下看,不時拍著手,跺著小腳,哇哇直叫。
每天都樂此不疲。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看的。
快四周歲了,上竄下跳的,把大寶都帶得跳脫了。
蘇青媖忙過幾日,回家一看兩個兒子又不見人影,覺得這樣下去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