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工業狂潮
對陳立東的問題,劉成考慮了足足兩分鐘,最后苦笑道:“陳董,我不敢隨便表態,需要請示一下老爺子。”
陳立東也笑了,接著臉色一正,說道:“我們公司沒有通信業務,但我們兩家可以合作。
既然vtc不行,那我們就親自做。
東華沒有這項業務,也缺乏人才和經驗,不如我們出資,由華威負責運營。
簡單點說吧,資產、設備由我負責,技術、管理由貴方來做,如果你們不參股的話,由我方出資采購你們的服務也行。
你明天就這么跟老爺子匯報,但是要抓緊,這里的網絡建設設計道我們集團的戰略,我們沒有多余的時間等待。
噢,還有。
我們在燕京有一家電子元件廠,正在升級貼片裝備,希望我們在制造領域有更緊密的合作。
把我們的元件廠作為貴公司的代工廠,也算是合作條件之一吧。”
劉成頓時感覺壓力山大。
他這次來,本想是推銷產品,承攬業務。
現在一下子就陷入到運營層面,觸碰到公司戰略方面的問題。
之前只是貿易,這下事關投資,他確實當不了家。
劉成在遠東躊躇無措的時候,華威的葉老爺子也是一籌莫展。
今年是老爺子親自主導的“對外擴張年”,他的心很大,過去兩年,華威在亞非拉等地擴張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實力,但都只是一些邊緣市場。
真正通訊產業強悍的地區是歐洲市場,那是一塊巨大的蛋糕,十分誘人,但也是強手林立、硝煙彌漫,競爭壓力超乎想象,華威貿然進入只會被對手輕易擊潰。
可是征戰的腳步不能停滯,望而卻步從來不是華威的性格,老爺子思慮再三后,把首戰選在了南斯拉夫,這也是華威一貫的“圍棋思維”,只要占領了相對薄弱的邊緣市場,就能夠慢慢將影響力輻射到整個歐洲。
理想非常豐滿,現實卻始終不如人意。
華威與南斯拉夫郵電部進行的第一次洽談,對方明確表態希望知道價格。
為了盡快促成生意,華威把自己的底價告知了對方,可這樣的底價并沒有促成合作。
南斯拉夫郵電部認為,華威的價格如此低廉,無疑是一場商業陷阱,或者說華威的技術與產品不具備競爭力。
于是,對方直接選擇了報價遠遠高于華為的阿爾卡特。
葉向華在反思,進入歐洲市場的難度確實很大,華威的勝算也非常小,可如果就此退出,那之前的努力就要全部雞飛蛋打。
劉成的電話,把老爺子從沉思中喚醒。
聽完劉成的匯報后,葉向華臉上有了一絲笑意,他向劉成指示道:“你就按那位董事長的安排來,他想怎么搞就怎么搞。設備、技術、人才咱們都可以。
他說的那家燕京公司我已經去過,等他們把設備升級,委托他們代工也沒問題。”
這天晚上,劉成在餐桌上,把老爺子的意見告訴了從島上回來的陳立東。
陳立東問:“他這是啥意思?”
劉成無奈地說:“他說,‘就是這個意思’,華威會全力配合你這邊的安排。”
“噢,那好吧。
那咱們分分工,我這邊安排人籌備公司,辦理通信經營許可。
你負責聯系國內確定實施方案,我的打算是從國內把線路接到海參崴。
唔...現在是用電纜還是光纜?”
“遠程通訊早就用光纜了。”劉成回答道。
“光纜好,傳輸效率高。鋪設線路隨著鐵路架設就行,還要通到熊島上去,可能費事一些。
交換機等一些設備采用你們最先進的產品,容量不需要太大,海參崴這邊確實沒有多大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