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文。
陳立東搞風電、光電,比較順應當前的經濟形勢。
目前藍星能源產業增速最快的是光電,經濟學家們估計1998年世界光伏銷售量有望達到160兆瓦,1997年是120兆瓦,這么算的話增速就是33%。
光伏產業發展最好的是山姆國。
去年他們的緋聞總統提出了“百萬個太陽能屋頂計劃”,這個計劃的內容是到2010年為100萬個家庭安裝太陽能屋頂,每個屋頂將有3到5千瓦光伏發電系統,有太陽時屋頂向電網供電,電表倒轉;沒有太陽時,電網向家庭供電,電表正轉,家庭用戶每月只須交“凈電費”就行了。
與此同時,諸如日曼、太陽、不列顛等發達國家也都提出了類似計劃。
華夏從40年前就開始引進太陽能發電系統,搞了40年也只安裝了10兆瓦,這些光伏發電主要布設在空間衛星光伏系統、地面微波中繼站光伏系統、航標燈塔的光伏系統等。
民用光伏發電在華夏國內聊聊無幾,所以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
從東華信息部掌握的情況看,全華夏搞太陽能電池的廠家主要有9家,一年的產量不足2兆瓦,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目前藍星最大的光伏工廠是山姆國的Spire公司,年產光伏組件36兆瓦。
目前國際上光伏電池的價格是3-4美元/Wp,“Wp”是Wpeak的縮寫,Wpeak翻譯過來就是“瓦特”。
光伏電池的“每瓦”有著特殊的定義,它指的是在太陽光輻射強度1000W/m2,大氣質量,電池溫度25℃條件下,太陽能電池的輸出功率。
太陽能電池的功率,主要取決于電池板的質量。此時國內商業電池效率大概是10%到13%,好一些的能到14%、15%,國外大體也是14到15的樣子,那些吹噓能到二三十的,都只是實驗室數據。
所謂電池效率,就是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效率。
在上述標準條件下,太陽光的輻射強度是每平米1000瓦,電池轉化效率如果是15%,就能產生150瓦的電力,這樣的電池會在板子上標注150瓦/平米的字樣。
其實這個電池效率也就是個參考值,誰都知道每天的光照情況就是個變量,下雨、陰天、早晨、傍晚、春夏秋冬,都影響發電量。理論情況下,1平方米的太陽能電池板十個小時可產生--度電,現實中晴天情況下能到一度就不錯了。
再說一下這時候太陽電池板的價格。
太陽能電池板的價格是以發電效率來計算的,1998年國際上的價格是每瓦3到4美元。
所以按照每平米發電效率150瓦算的話,1平米電池板價格可以達到150×4600美元,折合人民幣5000元。
20年后,華夏企業會將太陽能電池板玩到白菜價,一平米的板子也就600元人民幣。
如果現在陳立東開黑搞的話,可以直接做到白菜價,因為制作太陽能天池的硅晶片可以從系統熔爐獲得。
1996年2月,留虬地區投資設立的中德電子材料公司投產,生產出島內首支量產級八英寸單晶硅棒,這根晶棒重公斤,長85公分,可切出八英寸晶圓硅片850片。
據這家公司測算,這根晶棒的成本約3萬美元,每公斤400美元,好貴是不是!一噸鋼坯才300美元。
如果從系統熔爐容量需要多少錢呢?只需要度電錢!
晶棒得成分是硅,說糙點就是沙子。
前邊說過,硅是藍星第二豐富的元素,廣泛存在于巖石、砂礫、塵土之中,第一的是氧,氧和硅生成的二氧化硅就是爛大街的沙子。
陳立東從未用熔爐回收過硅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