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陳立東赴西澳開辟根據地時,澳洲鐵礦、煤礦、金礦等主要礦場被幾大公司把持,礦業格局看似穩定,但背地里的競爭十分激烈。
見識過礦業大亨崛起的人們,那些在別的行業積累了一定資本的人們,也在做著一夜暴富的美夢。
如何一夜暴富?
當然是探礦、尋寶。
隨著高分辨地震勘探技術、遙感勘探技術、GPS定位技術的應用,以及地球動力學、層序地層學理論研究的深入,還有計算機輔助建模等多學科的結合,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再次掀起了地質勘探的熱潮,一大批初級礦業公司紛紛設立。
初級礦業公司,只負責勘探業務,類似喬特父親開設的巨巖礦業。
這些初級礦業公司,往往由幾個人合伙,或者一位小有身家的老板出資,他們雇傭技術團隊,采購先進的設備,開始踏入荒野、沙漠、峽谷、沼澤,將一個個礦藏尋找出來,也取得了一大批勘探成果。
這些成果當然就是可開發的礦藏,一般來說這些勘探數據成果將出售給斷山這樣的大公司。
這些大公司也樂見其成。
然而,并不是每個團隊都有收獲,也不是每項成果都能得到應用的回報。在大公司打壓之下,取得的勘探成果賣不出去,收不回投資的屢見不鮮。
喬特的父親就曾體驗了從天堂到地獄的打擊,也因此抑郁而終,巨巖礦業傳到喬特手里時已經瀕臨破產,如果沒有東華金屬的接入,喬特將血本無歸。
世人皆知,藍星的資源是有限的,礦藏這東西,你占一分我就少一分。
所以斷山、力托這樣的礦業公司往往會對有成長為礦業巨頭的幼苗進行圍堵,把它們消滅在萌芽當中。
這就叫大樹底下不長草。
萊納公司不算草,它的前身萊納黃金曾經擁有一座金礦,然后投資了維爾德山稀土礦的開發,并且成功實現上市,從這些業績來看,萊納起碼曾經是棵小樹。
如果沒有陳立東插手,這家公司將于2013年在大馬國投資8億刀,完成年產萬噸的稀土金屬提煉工廠建設,成為全球稀土產業的不可忽視的一方勢力。
現在,它的發展勢頭更迅猛,獲得了諸多鐵礦開采權,擁有一座稀土礦,幾座黃金礦,稀土和黃金生產獲利頗豐,正在朝著礦業巨頭的目標不斷膨脹。
這樣一根幼苗,當然遭受了打壓,克萊夫和杰娜等人就曾聯合有關勢力,動用私募基金的力量,對萊納進行過股票做空、黃金期貨市場圍堵,斷山等公司肯定參與其中。
沒成想,萊納能夠突破重圍。
在那場較量之后,克萊夫等人還在迎接訴訟,杰娜不得不低價出售了手里的一個金礦來維持財務運轉。
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變得更加強大。萊納正在乘勢而上,成長為參天大樹。
修建巨巖礦業到沃勒爾當斯的鐵路,是在斷山公司擁有的紐曼礦山北部劃了一道線,從此之后鐵路北側將屬于萊納的地盤,相當于將哈默利斯盆地的鐵礦切了一小半下來,斷山公司已經沒有向北發展的可能。
對這項投資,斷山公司立刻表示反對,可萊納的項目計劃依法依規,斷山公司便只能雞蛋里挑骨頭,他們提出的反對理由是:萊納公司有華夏資本參與,這將對西澳的自由經濟產生影響。
西澳州政府很快作出答復:萊納股東中,確實有東華金屬,但是東華金屬注冊地在西澳,且該公司不是華夏國有企業。東華金屬雖持有萊納股份,但其所占比例在萊納股份公司的股權構成中,無法形成絕對控制地位。
這套說辭,基本照搬了萊納股份公司的答復意見。
斷山和萊納,一個上大學,一個幼兒園,分量不能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