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阿布拉那邊與毛熊天然氣工業公司合同剛剛簽訂,公司接到一個大單。
遠東油氣委托他們出動兩艘北極級核動力破冰船、資深引水員和相關技術團隊,為亞馬爾的油氣開采破冰和領航服務。
這兩艘破冰船先從摩爾曼斯克海港出發,到達海參崴,再從海參崴一路破冰,帶領12艘lng船回到亞馬爾。
這一路就是傳說中的北極航道。
顧名思義,北極航道是指穿過北冰洋,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
國際上,一般把北極航道分為東北航道和西北航道。
東北航道是只大部分位于毛熊北部沿海的航道,西北航道大部分位于楓葉國北部沿海。
數百年來,航海者們一直夢想取道常年冰封的北冰洋航道。
它被稱作“傳說中的航道”,是因為一年中大多數時候都結著厚厚冰層。
但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冰川解凍,使得航船能夠成功穿過毛熊西伯利亞與北冰洋毗鄰海域,從而開辟出了一條商業路,這條全新的商業航道能夠大大縮短歐亞大陸間的航程,將帶來巨大的商業利益。
有人算過一筆賬:
環球海上航行中,只能通過巴拿馬運河或蘇伊士運河來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甚至需繞道非洲南部好望角。
與這些航線相比,北極航道能夠大大縮短航程,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
如太陽國的集裝箱貨輪從橫濱港出發到尼德蘭的鹿特丹港,經非洲的好望角需要航行29天;若經馬六甲海峽、經蘇伊士運河需要22天,但如果同樣的船舶采用北極航線,則僅需15天就可以到達。
如果這條航道開通,還可減輕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日益嚴重的擁堵,避開日益猖獗的索馬里海盜的威脅。
北極航道開通,不僅會直接改變原有的世界海洋運輸格局,還將使北極地區的戰略地位整體提升。
新航線將帶動沿線經濟發展,催生一些新的居民點,促進現有港口、城市規模壯大,航線經過的國家,比如毛熊和華夏在世界上的地緣政治影響力也將隨之增強。
不過,北極航道的開通有著諸多障礙。
在政治方面,楓葉國在20年前就宣稱,“西北航道”是它的“國內航線”,并堅持對其擁有主權。
該國政府表示對這條航線擁有“執法權”,并將對在上述海域航行的各國船只作出必要限制,以減少安隱患和事故造成的泄漏問題。
東北航道也同樣如此,在經過毛熊沿岸時,有關方面可能會要求過路船只繳付“過路費”。
其次是通航時間有限制,由于氣候關系,“東北航道”一般只有在夏季8到9月間開放航行。
即使在通航時段,海面上的浮冰和可怕的冰山也會迫使航船只能以更慢的速度航行甚至繞道。
其它時段,就必須用破冰船護航引導,這同樣是一筆不菲的費用。
第三,北冰洋特有低溫、風暴、磁暴和極晝極夜等氣象特點,為通航增加了額外難度,對船體結構安全、船舶穩定性、機艙設備正常運行、船上人員與貨物安全等多個方面都提出了挑戰。
在極地航行,船舶甲板、海水吸口、各種管系、通風開口、液壓動力裝置等重要部位都非常容易結冰。
壓載艙內的海水結冰,將損壞船體結構,相關設備結冰也將影響航行安全。
&n公司,全稱為摩爾曼斯克航運公司,他們有著60多年在北極航行的經驗。
蘇熊倒下后,摩爾曼斯克航運公司同樣被私有化,在皮尤金執政后,要求毛熊聯邦.國家財產管理機構收回該公司的部分私人股份,現在國有持股比例為30。
這些年,這家公司在北極的業務主要是服務軍方,比如毛熊的北方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