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洞的規范說法是“時空洞”,它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連接兩個不同時空的狹窄隧道,又被稱為愛因斯坦-羅森橋,也譯作蛀孔。
蟲洞的概念,是1916年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來姆首次提出的。
1930年由愛因斯坦及納森.羅森在研究引力場方程時假設的,認為透過蟲洞可以做瞬時的空間轉移或者做時間旅行。
蟲洞,可能是連接宇宙遙遠區域間的時空細管,它就像大海里面的漩渦,無處不在但又轉瞬即逝。
有人假想一種奇異物質可以使蟲洞保持張開,還有人說暗物質是維持蟲洞開啟的能量。
迄今為止,科學家們還沒有觀察到蟲洞存在的證據。
陳立東幾乎查遍了資料,也只能找到各種關于蟲洞的猜想,當然有人信誓旦旦地說發現了蟲洞,可是查證下來就知道那是類似發現外星人之類的奇幻事件,找不到蟲洞被觀測到的確鑿的資料。
索恩是蟲洞穿越思想的開拓者,在《黑洞和時間扭曲》一書中,有許多關于蟲洞傳送的描述。
正是因為這本書上的內容,陳立東才向索恩提出了心中的疑問。
索恩搖了搖頭說:“天體物理學中的蟲洞,是由我的導師約翰.惠勒提出來的,靈感來自蘋果中的蟲洞。
二十年前,卡爾.薩根給我打電話,讓我評論一下他新寫成的《tact》中,關于相對論的描述是否科學準確。
卡爾介紹我認識了琳達,我欠他一個人情,所以書稿發給我后,我非常認真的看了一遍。
他的相當不錯,書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女主角埃莉諾.阿羅維博士從太陽系到達織女星是通過黑洞傳送過去的,但是據我所知,人是不可能通過黑洞完成傳送的,因為人在進入黑洞后,會被奇點殺死。
想快速到達織女星,女主角其實需要一個蟲洞,而不是黑洞。
后來我給卡爾回了一封信,提出了我的建議,信中我還附上了一份描述蟲洞的相關計算。
再后來,我與我的兩名學生馬克.莫里斯和烏爾維.尤爾特塞韋爾一起發表了兩篇關于“可穿行蟲洞”的科技文章。
我們向物理界同行們提出了一個問題:通過結合量子定律和廣義相對論物理定律,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是否可以在蟲洞中放入足夠多的奇異物質來使之保持連通?
這促使大批物理學家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雖然已經過去了10多年,這個問題依然沒有答桉。
絕大部分研究結果給出了否定的答桉,“可穿行蟲洞”也許不可能存在。
如何使一個蟲洞能夠維持開放狀態,并被我們觀測到,依舊是一個迷,所以蟲洞形狀的具體細節也是未知的。”
陳立東長出一口氣,看來索恩等人對蟲洞的探索,還處在基于數學計算的猜想階段,并沒有發現真實蟲洞的存在。
這么以來,如果工業助手系統的“吞噬”和“具現”,是源于一個能隨時開閉的蟲洞的話,自己大概是藍星唯一擁有蟲洞的人了吧?
只聽索恩接著說,“不過,陳先生,盡管我們還沒觀察到蟲洞的存在,但我們猜測黑洞中可能存在蟲洞。
毛熊一些物理學家認為,蟲洞和黑洞都非常致密,有著很強的引力場,或許我們已經觀測到的某些黑洞就是蟲洞。”
我也認為,無論是什么類型的蟲洞,它常常是連接兩個黑洞的。
因此引力場可以通過蟲洞從一個黑洞傳遞到另外一個黑洞,而引力場的擾動,為我們尋找蟲洞提供了觀測對象。
理論上,當一個蟲洞出現,物體在蟲洞的一端搖晃的時候,在蟲洞的另一端,也能感受到這種搖晃。
你知道的,黑洞的碰撞,爆發出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