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員叫到一起,把他在木匠家說的那一番話又講了一遍。
“你們不能光等著百姓上門來買木頭,要想辦法主動推銷你們的產品。派出銷售隊深入鄉村每一家木匠鋪,推銷我們的木材。”
“至于價格……你們自己研究一下賣多少合適。總之不要賣貴了,便宜一點也沒什么問題,要讓大家都能賺到錢。”
“記住別耍大爺威風,更不能強買強賣,態度要和善,把客人當衣食父母一般對待。”
“要是讓我知道誰欺凌百姓,我就讓他去山上挖一輩子礦。”
木材廠的人自然不敢說一個不字,就差賭咒發誓說自己一定把百姓當親爹一樣供著。
但同時他們也非常感激文易給找的這條財路。
雖然賺的錢都是國家的,可能賺錢他們的腰桿子才能硬起來,逢年過節就能發更好的福利。
之前木材廠生產的木料基本都是免費供給各個部門,完全就是一個工具人,地位非常的低。
現在終于可以揚眉吐氣一回了。
從木材廠離開,文易就徑直去了寧安碼頭,也就是前世的臺中港。
此時的寧安碼頭完全大變樣,從原本只有一小段的簡陋土木碼頭,變成了現在五里長的石頭碼頭,一座座船塢非常的整齊有序。
岸上也用石頭鋪出了一片占地上百畝的場地,擺放著各種貨物。
不遠處一排排整齊的房屋,有住宅,有辦公區,也有倉庫區。
只是為了保密,唐國采取的是半‘閉關鎖國’政策,除了官方的船隊之外,私人船只不允許隨便航行。
百姓的漁船只能在指定時間指定區域活動,不允許隨便下海,就是怕有細作架船逃跑。
雖然在沒有航海圖和大船的情況下,他們大概率跑不出去,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所以,雖然碼頭修的很好很大,除了水師戰艦,并沒有幾艘船停靠。
不過今天恰好有一支船隊要出發,正是金如山的商隊。
文易叮囑道:“這是第一次和晉國貿易,雙方都是為了試探,一定要小心。”
金如山道:“是。”
文易遲疑了一下又說道:“拜訪謝家的時候要不卑不亢,別丟了唐國的臉面。”
金如山鄭重的道:“臣明白,絕不會讓人小覷了我唐國。”
文易道:“去吧,我等你的好消息。”
看著逐漸遠去的船隊,文易心中有些忐忑。終于要面對謝家了,也不知道他們會如何看待這件事情。
不過他和謝道韞都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這一次過去只是抱著萬一的想法。
同時也給謝奕夫妻一個準信兒,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女兒還活著,而且活的還很好。
下午文易坐上了去鹽城的船,到達的時候天已經黑了,就在水師大營休息了一晚。
天亮之后繼續自己的巡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