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我們不承認也不否定。
至于開展貿易,那自然是可以的,我們求之不得。
得到肯定答復,慕容懷也非常高興。
天知道這一個多月他花了多少心思跑了多少路,主要是皇帝有點不耐煩了,再找不到恐怕能力會受到質疑,影響以后的仕途。
現在終于和對方接上頭,并成功說服對方進行交易,他如何能不開心。
然后就邀請金如山去燕國。
出于安全考慮金如山拒絕了,改成百濟那樣的海上交易,
慕容懷也知道他們的顧慮,換成他也會害怕對方是不是用計,就答應了這種方式。
不過他提出了另外一個要求,想要糧食。
金如山斷然拒絕,我們國家也缺糧食不可能賣的,即便慕容懷把價格提到很高都沒松口。
眼見商量不成,慕容懷說道:“戰馬,用戰馬換糧食。”
金如山糾結了許久才說道:“糧食貿易事關重大,不是我一個商人能決定的,要和上面的人請示才行。”
慕容懷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之前他們也有過猜測,唐國缺馬所以才愿意拿糧食來交易。
剛才不過是在試探,現在看來他們猜對了。
敲定大方向之后就是確定交易時間和各種貨物。
交易時間確定在一個月后,黃海海外某島嶼,大約是前世的平山島。
本來金如山的商隊只需要半個月就能往返一次,但為了迷惑對方,他們故意把交易時間延長半個月,讓對人無法根據距離鎖定他們的大致方位。
本次交易的貨物是除了糧食之外所有的商品。
慕容懷顯然是有備而來,要了瓷器、玻璃、鹽、糖和白酒,金如山則要了皮毛、藥材和金銀銅。
所有東西都確定好之后,慕容懷滿意的離開,金如山也非常滿意。
和燕國的交易完全就是意外之喜。
之后金如山就起錨離開會稽郡,來到扶海洲把道教許諾的兩千五百人裝上。
然后一直往東進入深海,確定沒有尾隨的人,就一路南下返回東寧島。
經過幾天航行來到寧安碼頭,遇到了返回的文易。
雙方都很驚訝,出發的時候是一起離開的,沒想到返回也能趕上一起。
金如山向文易匯報了此行的經過,重點講了與謝家的交涉,以及杜子恭的賠禮道歉和燕國的出現。
此行一切順利,文易并不奇怪。雙方都有意開展貿易的情況下,沒有失敗的可能。
杜子恭的道歉信他只是看看就扔到了一邊,雙方不過是利益結合而已,沒什么忠誠不忠誠的。
有利用價值就繼續合作履行之前的承諾,沒有利用價值就‘你誰呀’。
真正出乎他意料的還是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