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人主動過來進行貿易,著實出乎文易的意料。
本來他都做好了和燕國長期拉扯的準備,沒想到對方不知道怎么腦補了一番,居然把鍋扣在了百濟頭上。
對于百濟,文易只能為他們默哀三秒鐘,然后喊一聲‘好兄弟’。
至于謝家的反應,其實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他太了解這些士族的秉性了,家族利益高于一切,即便人品和能力相對好一些的王羲之、謝安等人也不例外。
自家侄女當了一國王后,還擁有一定話語權,還是那種實力比較強的大國,他們只會高興。
生氣也是因為唐國不肯接納謝家子弟,或者說謝道韞不肯用唐國的力量幫助謝家。
按照他們的想法,你謝道韞當了唐國王后,就應該把一部分謝家子弟帶到唐國坐上高位。
如此一來,謝家又多了一脈,謝道韞有外戚幫助也能掌握更多話語權。
她不這么做,就是忘恩負義,就是傻。
這才是他們生氣的地方。
可是以士族的秉性,就算他們生氣也不會真的和謝道韞斷絕關系。
相反還會哄著她,怕她反過來和家族斷絕關系,讓謝家失去一個強援。
所以,文易從來都沒有擔心過謝家的反應。唐國越強,謝家就越舍不得這個女兒。
……
戰戰兢兢的兩千五百流民在碼頭休息了一晚上,吃了一頓魚肉白米飯,心中頓時就安定了不少。
第二天再次乘船去了寧北鎮。
現在的寧北鎮就是一座空鎮子,除了房屋和少量建筑人員,連個人影都看不到。
這些流民就是第一批住戶。
而且他們來的恰是時候,還有不到一個月就春耕了。趕緊安頓下來開墾土地,還不耽搶在最后時間完成春耕。
即便每家只種一二十畝,產出來的糧食也夠他們支撐到秋收了。
雖然朝廷會給救濟糧,可對于百姓來說救濟糧吃著心里沒地兒,還是自家產的糧食用著放心。
所以,什么時候百姓吃上第一口自己種出來的糧食,什么時候才真正的扎根。
……
文易并沒有在寧安港停留多長時間,露了個面就回夢啟城了。
因為時間還早他沒有去宮里,而是去了內閣,在這里見到了已經返回多日的薛大元。
薛大元知道他的來意,把卷宗拿出來匯報了閬湖的情況。
“大王說的事情確實存在,但問題并沒有您想象的那么嚴重,且我認為是情有可原的。”
文易不動聲色的道:“哦?說說看怎么個情有可原法。”
薛大元道:“隨著晉安縣的影響力擴散,越來越多別有用心的人想要刺探閬湖的情報。”
“那些人也摸透了我們的規則,花錢收買周圍的居民幫他們刺探情報,或者讓周圍居民替他們做偽證。”
“張鴻和周圍的居民談過收效甚微,實在沒辦法的情況下,和劉伯、趙老先生等人商議后決定用重典。”
“這么做之前他們先和周圍居住的人打過招呼,閬湖全面封山,任何人闖入殺無赦。”
“一開始還有很多人不信硬往山里闖,直到發現我們動了真格,才停止這種行動。”
“那些別有用心人的知道這種情況后也不怎么派人闖山了……”
文易道:“郭吉廷是怎么回事?”
薛大元回道:“他確實是被誤傷的,但那也是因為他始終無法證明自己的身份。”
“張鴻他們也不敢輕易放他離開,就把他留在了閬湖。”
“知道他醫術高明,還動了愛才之心,送了個俚……姑娘給他做媳婦,想把他留下,結果就產生了這個誤會。”
“呼。”文易長吁了口氣,苦笑道:“你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