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能猜到他們的想法,就說道:“我們不可能一點好處都不要就白白出兵。如果真的不要好處,桓溫和百濟反而不會相信我們?!?
有好處?眾人頓時就來了精神。
“先說說桓溫那里,去找到他,就說我們會幫他情報,會想辦法在別處拖住燕國的一部分兵力?!?
“要求就是,事成之后給我們一部分流民、戰(zhàn)俘……我相信桓溫會同意的?!?
“百濟那邊,樂浪郡是前漢故地,迄今為止仍有兩千余戶漢人生活在這里?!?
“我們可以和百濟合作拿下這里,地歸百濟,這兩千余戶漢人則歸我唐國?!?
兩千戶至少也有一萬人,別說還能牽制燕國,就算是為了這一萬多人都值得出一次手。
至于百濟獲得樂浪郡之后……他們會成為燕國和高句麗的眼中釘肉中刺,能不能守得住還兩說呢。
就算能守住,這里也會成為絞肉機,不停的吞噬三國的兵力和資源,對于唐國來說這是很樂于見到的事情。
聽過文易的分析,眾人的態(tài)度馬上就變了,打,這一仗必須要打。
然后就是出兵的問題,這次自然用不到文易御駕親征。
以柴犇為主將,賀方為副將,劉猛為先鋒,馬亦白、武橫、王安等皆為隨軍將領(lǐng),率六千水師前往支援百濟。
岳山率領(lǐng)自己麾下兩個營作為支援,以防不測。
只留下四千兵力守衛(wèi)唐國。
在戰(zhàn)爭期間還會動員一部分民兵,防止意外事件。
一切準備就緒,就等外面局勢的變化了。
……
江陵,作為桓溫此次北伐的起始點,此時已經(jīng)化為一座龐大的軍營。
五萬大軍齊聚于此,戰(zhàn)船停滿江面,運送糧草的民夫等等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
這么多人聚在一起卻并沒有出現(xiàn)任何混亂,各軍進退井然有序,民夫的行動都自有規(guī)律在里面。
僅僅是從這一點就能看出,桓溫非浪得虛名。
這天桓溫剛處理完手中的事情,就聽護衛(wèi)來報:“大將軍,一自稱唐國使者的人求見?!?
桓溫有些驚訝:“唐國使者?他們來找我做什么。”
想到當初他想和唐國合作卻被拒絕的事情,心中就一陣厭惡,道:“不見?!?
“是。”
“慢?!眳s是桓沖出來勸阻道:“兄長,唐國人歷來無利不起早,在這種時候來見你必有緣由,不若見他一見。”
“且上一次我們主動找他們合作被拒絕,這一次說不定就是契機?!?
桓溫胸懷大志迫切的想要增強實力,唐國是出了名的財大氣粗,之前他私下找過唐國想要進行深度合作。
比如私下多交易一些貨物給他們,比如購買一些敏感的軍事物資什么的。
被毫不留情的拒絕了,從那之后他對唐國就比較反感。
但對他這種人來說,個人喜好已經(jīng)不重要了,或者說他們的喜好是跟著利益走的。
如果能通過這次機會和唐國建立聯(lián)系,倒也不錯。
想到這里,他就改變主意道:“好,我就聽你一次,讓他進來吧。”
沒一會兒一個典型的唐國裝扮的人走了進來。
“唐國梁賢見過桓大將軍。”
桓溫冷著臉道:“你說你是唐國使者,可有證明?”
梁賢道:“那要看大將軍想要以什么身份和我談了。若是以晉國征西大將軍的身份,我這里倒是有一份國書?!?
“若以譙國桓氏之主的身份,請恕我無法給出任何證明。”
桓溫心中一動,對護衛(wèi)道:“你退下吧,沒有我的命令不要讓人進來?!?
等無關(guān)人離開,他臉上的表情緩和了許多,道:“潘先生請坐?!?
絕口不提身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