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用來防賊還行,阻攔大軍只能說比沒有好一點。
七天后,扶余句率領大軍出現在平壤城下。
看著高大的城墻,站在城頭的高句麗王高斯由,以及受到鼓舞視死如歸的高句麗將士,扶余句一陣頭皮發麻。
他是真沒想到高斯由居然沒有逃走,而是留下和平壤城共存亡。
高句麗人性情本來就悍勇善戰,這下好戰因子更是被激發出來,想打下這座城,難上加難。
越想他心中就越是恨急了唐國。
雖然他知道沒有唐國消滅平壤水師,他的軍隊不可能長驅直入只用七天就殺到平壤城下。
可依然止不住心中的痛恨。
他們提前三天發動襲擊,給了高句麗人準備的時間。
等百濟大軍趕到,高句麗早就完成了堅壁清野,加固了城防,每一座城池都可以說是硬啃下來的。
雖然打贏了,但也咯掉了他好幾顆牙。
如果唐軍按照約定出兵,雙方配合發動突襲,絕對不會這么困難,說不定這會兒他已經坐在平壤城里品茶了。
所以他如何能不恨。
至于他算計唐國的事情……我算計你怎么了,就因為我算計你,你就坑我?渣……呸,辣雞。
可是不管他心中怎么恨,拿唐國人都沒有一點辦法。
而戰事進行到這一步,自然沒有臨陣退縮的道理。
辦法就只有一個,強攻。
在例行勸降失敗之后,他下令發起了進攻。
攻城戰向來是最慘烈的,一天打下來死傷兩千多人,卻連平壤城頭都沒有摸到。
扶余句反而不氣了。
他又不是打氣筒,沒有那么多氣。
一旦做正事,他就會投入所有精力,不會把心思浪費在生氣上。
今天的攻城戰其實就是試探,看看對方的防守力度……只能說比想象中的還要強,除了強攻破城沒有第二個辦法。
他連夜召集工匠,伐木打造工程器械,第二天繼續攻城。
今天的戰爭烈度遠超昨天,從早到晚幾乎就沒有歇息過。
一天下來傷亡三千多人,比昨天還要多。但成果也有,終于登上了城頭,只不過又被趕了下來。
能登上城頭就意味著有希望,扶余句加緊攻勢。
然而很快他就發現,自己還是低估了高句麗人斗志。
幾次登上城頭都被打退,有一次差點就占據一面墻,他都以為要拿下了。
結果高斯由親自披甲上陣,帶頭重逢又把他們趕了下來。
幾天下來他這邊的傷亡達到了一萬五千多人,更要命的是丸都城的高丘夫蠢蠢欲動,似乎想要來解救自己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