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不解的道:“第一點我懂,第二點勉強懂,第三點是為何?”
陳秀道:“郭吉廷此人勝負心太重,最見不得相識之人超過他,否則必心生怨恨。”
“我自認為能力在他之上,若為唐臣將來必居其上,到時難免會生出齷齪。不若現(xiàn)在就和其疏遠關(guān)系,以免將來因人情受制于人。”
文易質(zhì)疑的道:“郭郎中之才我是親眼見過的,實為奇才,你就如此自信?”
陳秀道:“不自信也不會來唐國了。”
文易嘲笑道:“莫不是看過唐國真實情況才改變想法,臨時給自己找的借口吧?”
陳秀正色道:“我早就料到大王會做此想,故在出發(fā)之前留了一封信給家人。上面寫有此行的真正目的,大王派人取來一看便知真假。”
這下文易真的有些驚訝了,能想到這一點還提前寫信留下證據(jù),僅憑這一點就能看出此人思維之清晰,遠超常人。
“但不論怎么說,郭吉廷都是你們的舉薦人,你如此對他非君子所為。”
陳秀并不否認,說道:“我從未說過自己是君子,也不會當君子。大王想必也知道我們四人的性格了,能當君子之稱的唯有周啟。”
文易很少見到如此評價自己的人,不禁來了興趣,問道:“哦,那你來評價一下你們五個人。”
陳秀說道:“郭吉廷確實有大才,然勝負心極重為達目的不折手段。如果用歷史上的人物做比較,我以為他更像是秦之李斯。”
“周啟為人方正光明磊落,然有時又過于古板不知變通……有郭吉廷在,我怕他會成為韓非子。”
“曹暉和方昭二人不過是墻頭草,可用而不可信。不過兩人學問深厚,讓他們?nèi)ゾ幾珪莻€不錯的選擇。”
“至于我……”陳秀傲然而笑,道:“我欲為管子,不知道大王能否成為吾之齊桓公。”
管仲?齊桓公?
文易搖頭失笑道:“那你恐怕要失望了,我既不想當齊桓公,也不想當任何人,我就是我,唐國之主。”
陳秀心悅誠服的道:“大王之氣量讓人心折,陳秀請為大王效力。”
你想加入就加入嗎?現(xiàn)在輪到我來考核你了。自比管仲,希望你能有真才實學,而不是只會嘴炮。
“不急,我還有很多疑問未解,既然你如此討厭郭吉廷,又為何因他一封信就不遠千里來唐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