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人不應該去中書省,弘文館修書更適合他。
甚至連謝道韞都問出了同樣的問題,這樣的人您為何如此器重?
文易就講了一個故事:有兩個人買了兩處相鄰的院子,因為是冬天萬物蕭條,園子里的草木較為凌亂,看起來很是別扭。
其中一個人就動手把這些草木都鏟除掉,準備來年種些花草。很快院子就變的干干凈凈,比之前整潔多了。
另外一個人什么都沒做,任由院子這樣亂著。很多人就指責他太懶惰,應該向隔壁的人學習。
這個人既沒有反駁,也沒有動手清理,任由大家去說。
第二年春天萬物復蘇,那個勤快的人園子里空空如也,而那個懶惰的人園子里百花齊放。
直到這個時候,懶惰的人才說出自己的想法:我們剛住進院子,對這里的情況并不了解。
萬物蕭條的季節,誰是花木誰是雜草難以分辨,如果著急動手很可能就會把花木鏟掉。
只有等到春天萬物復蘇的時候才能一目了然,然后有針對性的把雜草去除,不會傷害到花木。
“不論是學政體系還是御史臺的工作都有跡可循,他們只要按照計劃去做什么可以了。”
“治國更加的復雜,不了解真實的情況就貿然動手,只會起到反作用。”
“陳秀沒有著急動手不是因為他能力不夠,而是沉穩的表現。如果他一上來就迫不及待的就動手,我反而不敢相信他了。”
聽到這一席話,很多人都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再也不敢小瞧陳秀,縱使還有人持懷疑態度也不敢輕易貶低嘲諷。
這番話傳到陳秀耳朵里,他眼眶濕潤面朝王宮的方向深深的鞠躬,并發誓:“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
之后他工作更加努力勤懇。
而文易每天都會抽出一定的時間和他交流,主要是闡述自己的理想和對某些事物的看法。
順便也探討一下未來的發展計劃。
本來陳秀以為唐國就是一島之地,小國寡民治理起來會比較簡單一些。
然而當他看到朱崖洲和呂宋島之后才知道,自己太小瞧唐國和這位大王了。真把這三座島嶼占領,輕松可以養活幾百萬人。
唐國未來的潛力已經遠遠超過了他的想象,這個發現也讓他更加的激動,充滿了干勁兒。
……
就在這時文易收到晉安縣肖柏山傳來的消息,抱樸子葛洪和鮑姑夫妻前來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