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回來,道:“我怕看過后會忍不住亂提意見,打亂了您的想法,還是等您寫好再看吧。”
文易也沒強求,道:“也好。”
一個月后文易挑選了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去了高涼,見到了冼蕓和襁褓中的孩子。
同時帶過去的還有婕妤的全套冊封文書、禮服等,還有孩子的身份證明。
即便高涼冼氏是半母系氏社會,看到這兩樣東西冼蕓依然非常的興奮。
不懂事兒的時候還覺得幾十萬俚人的大酋長很厲害,眼里也只有高涼冼氏。
現在見的多了知道的多了才知道,大酋長之位也就那樣,還真不一定比唐國婕妤高。
尤其是她生的還是個兒子,地位就更不同了。
所以她非常重視這個名分。
兩人還商量了孩子的扶養問題,最終決定先跟著冼蕓。等將來看情況在決定是去唐國接受教育,還是繼續留在嶺南。
文易在這里陪了她們大半個月的時間,作為生孩子時候不在身邊的補償。
從高涼返回后文易繼續修書,八月份終于完成第一次修改,這時又一個情報讓他不得不再次中斷寫書。
“晉國以豫州軍攻下蔡,以郗曇攻高平,意欲北伐燕國。”
雖然不是自己國家的事情,可看到這條情報文易還是被氣笑了:“這是哪個蠢貨的主意?送人頭很好玩嗎?”
陳秀譏諷道:“會稽王司馬昱。”
聽到這個名字文易反倒不奇怪了,司馬家的傳統,沒一個干人事兒的:“是不是又想在軍功上壓桓溫一頭,然后收桓溫的權?”
陳秀道:“具體不太清楚,不過根據這位會稽王的一貫操作,八九不離十。”
文易忍不住吐槽道:“s13。”
大家都都知道晉人好玄學,很少有人知道玄學是什么時候達到巔峰的。沒錯,就是司馬昱當政這些年。
這貨本身就是清談的高手,重用玄學人士,提倡用清談治國。
當初年幼的晉穆帝繼位,何充、蔡謨、司馬昱三人輔政,前幾年還沒啥事兒。
等何充和蔡謨死后他就成為唯一的輔政大臣,總理朝政,然后就開始各種騷操作。
用殷浩牽制桓溫就是他的主意。
這操作本身沒有什么問題,有問題的是他的方法。
桓溫軍功卓著,他就想在軍功上壓倒桓溫,命令殷浩北伐。
結果就是屢戰屢敗,成了標準的送人頭,最后空耗國力一事無成,殷浩還因此被貶最后郁郁而終。
殷浩這個人其實并沒有太大的問題,是個相當優秀的人才,德行也不錯。
可他不會打仗啊,讓一個文官去打仗,也不知道咋想的。
殷浩倒臺之后他大受打擊老實了幾年,這會兒估計是想趁著桓溫休養生息的空擋北伐,撈一點軍功。
根本就不用看結果,就看他動用的兵力就知道是送人頭。
送人頭就送,反正這是司馬家的傳統了,只要桓溫等人還活著,燕國就拿不下晉國。
可這次不同啊。
豫州軍的統帥是他岳父謝奕,這要是真有個三長兩短的,謝道韞不得哭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