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一百五十萬人有多少嗎?
謝道韞下意識的就想回答,剛張開嘴才發現大腦里面一片空白,沒有任何相關畫面。
她努力想要想象出那個畫面,可怎么都無法如愿。
做為一個懂兵知兵的人,她馬上就反應過來,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文易問道:“想明白了?”
“明白了?!敝x道韞抿了抿嘴唇,很懊惱自己居然忽略了這么簡單的問題。
文易抓起一把魚食灑在水面,幾十上百條錦鯉扎堆過來搶食。
不遠處一條一米多長的紅色鯉魚漂浮在水面,尾巴有一下沒一下的擺動,好不自在。
“我也不知道一百五十萬人有多少,但我知道會是很多很多,多到難以想象。”
“這么多人排成隊列站在一起,可能都要綿延數百里。別的問題且不去說,就說他怎么指揮?!?
“一條軍令傳達到全軍,可能都需要幾天甚至十幾天。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做到統一指揮,如何能保證軍隊不亂?”
“反正我是沒有辦法,我也不相信慕容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這一百五十萬人都是久經沙場紀律嚴明的軍人,還有那么一絲絲成功的希望。”
“可惜燕國真正的常備軍只有二十余萬,一百二十幾萬農夫聚在一起……不用人打,他們自己就崩潰了。”
謝道韞深以為然的點點頭,然后又不解的道:“慕容儁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怎么會犯這樣的錯誤?”
文易聳聳肩道:“那誰知道,可能是睡昏頭了,也可能是腦抽了,等他想明白就會反悔的。”
“我推測要不了多久他就會找個機會收回這個命令。”
“其實他搞五十萬大軍南下,還真有幾分威脅,可晉國也不是毫無還手的余地?!?
“面對亡國的威脅,晉國君臣必然會拋棄所有的成見,齊心協力抵抗?!?
“以桓溫的能力,給他二十萬人在配合水軍,燕國拿他毫無辦法。而只要戰事拖延下去,用不了三個月慕容儁就會糧草耗盡?!?
“想打敗晉國只有一個辦法,先一統北方,然后攜整個北方的大勢南下,才有一線機會。”
“南北之間的的勝負不是幾場局部戰役能決定的,而是雙方綜合國力的比拼。誰的國力能碾壓對方,誰才是最后的贏家。”
“晉國雖然羸弱,但底蘊還是在的,又有眾多砥柱之臣主持大局,你不用擔心它會出問題,至少二十年內南北平衡不會被打破?!?
謝道韞歡喜的道:“我懂了,您真厲害,坐在家中就決定了天下未來二十年的變化。”
文易失笑搖頭,她可是很少這么露骨的拍馬屁啊。
這一番分析很快就傳達到了唐國高層耳朵里,眾人將信將疑。主要是慕容儁氣勢洶洶,把他們都嚇住了。
而且,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但很快,文易的第一個猜測就中了。
沒多久,慕容儁真的改變了主意。
原因是有一個官吏上書勸諫,說百姓生活困乏,征兵不合乎法律,你這樣搞恐怕百姓不堪承受,發生土崩瓦解的大禍。
同時還指出許多燕國政策上存在的問題。
慕容儁從諫如流,馬上就修改了計劃。
嗯,那個人奏疏里指出的政策問題一個都沒改,單單就只改了一樣:從原本的只留一個男丁,變成了五抽三。
還象征性的多給了百姓一周的時間,讓他們年末趕到鄴城集合。
這下唐國的高層徹底服氣了。
大王就是大王啊,看事情太準了。
但就算五抽三也是五六十萬大軍,晉國真能抵擋得住?
唐國還是不能真的袖手旁觀啊,做點最基本的準備吧。萬一晉國支撐不住,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