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泰喬裝之后乘坐唐國的商船出長江口進入深海,然后調頭南下前往東寧島。
一路上他情緒有些忐忑又有些興奮,傳說中的唐國,不知道會是什么樣子的。
不知道文先生變成了什么樣子,不知道他還記不記得自己……不知道他有沒有改變初心。
他是落魄寒門出身,實際上到他這一代已經和貧民百姓沒區別了,要不然也不會拜杜子恭為師當道士。
所以他對于士族和朝廷沒有任何忠心可言。
后來在晉安縣認識了文易,接觸到了和時代截然不同的思想,就被吸引住了。
如果不是已經有了師父,他會毫不猶豫加入文易麾下。
但這些年他始終在關注唐國,暗地里幫唐國做了不少事情。
最讓他遺憾的是,這么多年他再也未見過文易,不知道唐國到底發展成了什么模樣。
這次有機會代替師父去唐國,他的心情可想而知。
等他到達的時候,唐國恰好在舉行凱旋儀式,他還沒有去拜見文易就先欣賞到了這精彩的一幕。
一萬余名全副武裝的將士,押送著兩萬百濟俘虜,排隊進入夢啟城的大門。
數萬手舉小紅旗的百姓,狂熱的呼喊:“大王萬歲、唐軍萬歲……”
文易就站在城頭親自迎接將士們歸來,他的心情也同樣激動,忍不住和大家一起高呼‘萬歲’。
只是他喊的是‘唐軍萬歲’和‘百姓萬歲’,這一幕被他身后的周啟給記錄下來并寫入了史冊。
凱旋隊伍順著主大街穿行而過,從另一側的大門出去。俘虜被送入俘虜營,將士們則回歸軍營。
文易并沒有回宮,而是帶著文武大臣去了軍營,和大家一起慶祝勝利。
他當場宣布,百濟賠償的一萬兩黃金,朝廷一分不要全部賞賜給參戰的將士們。
但不會直接發黃金,而是制作成紀念勛章發放。
一萬兩黃金兩萬人分,一人分五錢,約等于五緡銅錢,這絕對是一筆巨款了。
而且是以紀念勛章的形式發放,要知道這可是唐軍改制以來第一枚勛章,意義更不是金錢能衡量的。
只這一個賞賜就讓全軍沸騰,高呼大王萬歲。
后續賜宴之類的就略過不提,回到王宮之后眾人就開始論功行賞和處理俘虜的事情。
柴犇說道:“這是考功冊,功勞最大的是王安旅長和炮艦,其次是成績團……”
文易接過仔細翻了一遍,遞給兵部侍郎魏然:“核對清楚之后按照標準進行封賞,然后報內閣審閱。”
魏然接過考功冊道:“是。”
唐國在這方面的制度還是挺完善的,多大的功勞給什么樣的獎賞,都有嚴格的標準,除非文易想破格封賞誰。
然后就是俘虜。
文易道:“這些百濟陸軍都是精銳,貶為奴隸太可惜了。主要是我們現在也不缺奴隸,嘗試收編吧。”
薛大元道:“大王英明,若能把這兩萬俘虜全部轉化,我軍兵力將擴大至九萬,已經是僅次于燕國和晉國的強國了。”
莫俊點點頭,說道:“別說兩萬全部轉化,就算只轉化一萬都是天大的喜事。”
賀芳笑道:“我覺得這兩萬俘虜轉化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
莫俊不解的道:“哦?賀將軍為何如此篤定?”
賀芳道:“在對馬島的時候林旅長略施小計成功離間了俘虜和百濟王。聽說這些俘虜對百濟異常痛恨,收編起來要容易許多。”
他就把林興燭的計謀給講了一遍,眾人先是驚訝,然后就是高興。
陳秀忍不住夸道:“林旅長此計甚妙啊,大王應該重重獎賞與他才是。”
文易早就知道這件事情了,道:“已經記錄在考功冊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