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進一步提前全民受教育程度,已經不是律法能解決的事情了,只有提高生產力解放勞動力。
而想達成這個條件,就必須搞工業。
有他這個穿越者在,唐國的科研缺的不是體系和方向而是時間。
有時候時間是可以通過金錢加人力來縮短的,所以博物院那邊必須要更加重視,進一步加大投入才行。
時間不知不覺就進入了開元3058年,開年之后文易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了紅頭嶼檢閱火器團。
在群策群力之下,火器團確實總結出了一些不錯的戰法,針對各種不同的情況,都有各自的應急處置辦法。
但文易卻發現了一個大問題。
“你們阻擊敵人的時候排成隊列集中火力我懂,進攻的時候為什么還要搞密集陣形?”
韓東道:“集中優勢火力攻擊敵人。”
文易搖搖頭道:“錯了,你……哎,不過你們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就想到這么多方法已經很不錯了。”
韓東沒有不服氣,也沒有沮喪,反而略帶期待的說道:“大王可是有更好的戰術?不知末將能否學習一二。”
文易道:“說的什么話,戰術這東西又不會下崽,我留著他干啥?!?
韓東笑道:“嘿嘿,請大王指點。”
文易總結了一下語言,道:“如果我們身邊有炮,就用大炮轟擊敵人陣地?!?
“轟擊結束派人以散兵線……就是士兵間隔五六步,排成一條線共同進退,去試探敵人的情況。”
“如果敵人還能組織反攻,就仔細觀察他們哪里的反攻更加密集,判斷敵人的主力所在外置,繼續炮擊?!?
“如此再三,直到徹底摧毀敵人的大股反抗勢力,再用散兵線進攻徹底拿下敵人的陣地?!?
文易怕說的不清楚,還拿起一根樹枝,一邊說一邊在地上劃。
這種戰術在前世不說人盡皆知,稍微逛一逛軍事論壇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但在此時絕對是跨時代的戰術。
韓東聽的非常激動。
隨后文易又給他講了我軍最著名的三三制,它的優秀之處無需多說,歷史已經證明過。
當然,用燧發槍搞三三制不現實,火力就跟不上,可兵法這個東西就在于活學活用。
文易希望他們能理解三三制的精髓,然后根據現有武器制定合適的戰術,別搞排隊槍斃那種進攻陣型。
排隊槍斃的陣型確實有它的優秀之處,在火槍射程只有一百米的時候,這陣型能最大程度的發揮火槍的優勢。
然而現在唐國的火槍射程是三四百米,用這方法就有點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