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火槍并不會直接列裝,而是封存在倉庫里。那也沒關系,只要造出來就行,早晚不還都是他們的。
……
真正引人注目的,還是文易在制度上做出的改革。
呂宋總督肖百山正式被調入中央擔任詹士府詹士一職。詹士府位同六部,主管世子、王子、公主教育、內外諸事等。
呂宋總督是為了方便統籌管理臨時設置的官職,文易本來準備撤掉的,和肖百山詳談過后決定在保留一段時間。
并任命潘越為新一任呂宋總督,總覽軍政大權。
但也對這里進行了行政區劃的分割,整個呂宋島被分割成了三州十八府八十一縣。
州、府、縣是文易設置的地方三級行政機構,州相當于前世的省,府就是地級市。
州的最高行政長官是州牧,府是刺史,縣是縣令。
本來他是想用道、州、縣這樣的名稱的,后來還是覺得州府縣更順耳。不過名稱不重要,意義都是一樣的。
呂宋島是這種三級區劃的試驗點,等摸索出一套適合的制度之后在推行全國,等將來一統天下之后會通行天下。
呂宋島的面積很大,劃分成八十一個縣其實并不是很合適。每個縣的面積太大了不方便管理,完全可以劃分成兩百個縣。
但考慮到呂宋島人口較少,大多數地區都是荒無人煙的地帶,設置更多的縣完全是浪費人力,才暫時設為八十一縣。
等將來人口增多了,會根據情況進行再次分割。
這次的行政區劃分割對于官僚階層來說是一件大喜事,至少誕生了兩千個官職,十倍于此的吏員職務。
總體算下來,增加了兩三萬官吏。這還是因為呂宋島人口稀少的緣故,否則只會更多。
大量空缺的出現,甚至讓唐國一時間拿不出足夠的官吏來。這時候全民教育的優勢就體現了出來,最不缺的就是讀書人。
也許普通的讀書人無法直接勝任太復雜的工作,但從事基層工作還是沒問題的。
先讓他們去基層慢慢培養,然后在擇優提拔。
即便如此,兩萬多官吏的選拔、培訓、任命,也把朝廷從上到下都累的夠嗆。
文易趁機說道:“現在知道我為什么不現在就出兵中原了吧?呂宋島的官吏選拔都這么難,情況更加復雜的中原地區會更加麻煩。”
“就我們這點人灑胡椒面一樣分到全國,啥事兒都干不成,最后勝利果實會被士族、豪強摘走。”
作為激進派核心成員的莫俊也不得不說道:“大王說的是,我們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
文易道:“現在知道也不晚,有了這次的經歷,你們也知道了該如何選拔、培養合格的官吏了。”
“接下來就按照這個套路去做,多培養一些儲備官吏……可以把他們派到鄉鎮去實習鍛煉,免得變成只會紙上談兵的昏官。”
莫俊、古義、周啟三人一起回道:“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