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萬人也沒誰能查得出來。
路千鈞和商務司燕國負責人吳巴,聯手買通了廣固和樂陵的官吏,又通過他們賄賂了北海王慕容納。
慕容納上奏,以青州地廣人稀且又是攻打晉國的前線為由,申請在這里安置十萬流民。
慕容恪根本就沒懷疑自己的親弟弟,大手一揮就同意了。
一個月后,這十萬人就變成了六萬五,其余三萬五千人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唐國貨物。
此時慕容恪的心思都放在了應對桓溫上,對國內的掌控程度下降了許多,根本就不知道自家親兄弟帶頭挖自己家的墻角。
而知情人要么不愿意得罪慕容納,要么就參與其中成為獲利者,幾萬人就這樣悄無聲息的消失了。
……
局勢一天比一天緊張,眼看一場大戰在所難免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先是晉國梁州刺史司馬勛造反,自稱梁益二州牧、成都王,并出兵攻打涪城,包圍成都。
要知道蜀地是當年桓溫打回來的,算是他的勢力范圍,而司馬勛也是他重用的人才。
出了這樣的事情,他自然要處理。
朝廷也借著這個機會要求他退兵,去平滅司馬勛的叛亂。
桓溫自然不愿意就這樣放棄北伐,上表請求派鷹揚將軍朱序去平叛。
朱序這個名字很多人可能不了解,但說說他的事跡大家就知道是什么樣的人了。
原本的歷史上他詐降苻堅,在淝水之戰的時候通風報信,還在關鍵時刻大喊‘苻堅兵敗死了’導致前秦大軍徹底混亂。
司馬昱等人就是想通過這次機會把桓溫給叫回來,自然不會同意他的這個建議,一再要求他回來。
桓溫氣急,就準備置之不理。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件更大的事情發生了,晉帝司馬丕終于撐不住駕崩了。
皇帝死了桓溫就必須要罷兵,否則和造反沒區別了,縱使他再不情愿也不得不宣布退兵。
……
桓溫的第三次北伐就這樣虎頭蛇尾的結束了,除了荊州軍,其他各勢力都松了口氣。
回去之后他就把所有的火氣都撒在了司馬勛身上,親自帶兵入蜀,先解了成都之圍,又殺入梁州。
后誅殺司馬勛及其部下全族,妻女全部賞賜給部下,又將他們頭顱傳閱三軍,最后送進建康城。
總之,這次風波就這樣落下了帷幕。
但事情并未就此結束,這次北伐雖然未經全功但也奪回了大片失地,讓桓溫的威望更上一層樓。
平定司馬勛的叛亂之后,他就迫不及待的開始著手進行再一次的北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