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扶南土著部落打仗的老習慣,把所有青壯都抽調到一起打群架,靠著人多和一兩員猛將擊垮對方。
范明等人雖然在唐國學習過,但他們學的都是文學,軍事、理科根本就沒有接觸過,對行軍打仗了解的不比父輩多多少。
很快又有十幾個不同部落的軍隊聚集而來,總共有五六萬之眾,看起來聲勢更加浩大。
這些都是不愿意內附唐國的部落,其中就包括劉玄和周品所在的部落。
老同學見面分外歡喜,尤其是范明最是高興,還有什么比找到志同道合的戰友更讓人開心的嗎?
在一番敘舊之后,范明說道:“我們準備兵分兩路,一路佯攻王城吸引黎氏和唐軍。另外一路去掃蕩各村鎮,掠奪財富和人口。”
劉玄贊嘆道:“好高明的計策。”
周品道:“既能增強我們的實力,又能打擊黎氏和唐國的威信,一舉兩得啊,不知道是哪位高人能想到這么好的計策。”
范明笑的見牙不見眼,盡可能保持矜持,道:“兩位過獎了,正是區區在下的一點小主意。”
劉玄、周品兩人驚訝的道:“原來竟是范兄的妙計,佩服佩服啊。”
一番吹捧之后范明更是飄飄然,不過對這兩位同學兼戰友他還是很夠意思的,說道:
“佯攻王城太過兇險,你們和我一路去掃蕩村鎮。”
劉玄二人感激的道:“謝范兄照顧,以后我二人必以你馬首是瞻。”
范明笑道:“都是自家兄弟,互相幫助是應該的。”
……
在一個旅的唐軍駐扎王城之后,黎西醒徹底放下心來,正式發布了詔令。
前面一大通夸贊感謝唐國的話,然后有自陳能力不足,準備舉國內附唐國,求得國家安穩百姓安康。
雖然大家都知道了他準備內附的事情,但真正見到詔令還是感到驚訝。這可是國主之位,說不要就不要了?
事實上真正驚訝的是權貴和各部落的頭領,普通百姓都無所謂,甚至喜聞樂見。
六年來在唐國的幫助下他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這是有目共睹的。
人生活過的好了就希望更好,沒有誰希望自己過的更差,他們當然也不例外。
唐國人不用繳納人頭稅,地稅也只有十稅二,不用被奴役,子女能讀書出仕……
他們做夢都想成為唐人,現在終于有機會了,自然不會反對。
但悲哀的事情就在于此,決定權不在他們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