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軍和秦軍大營之間的一處緩沖地帶,慕容垂和王猛各自帶著兩名護衛,并肩而行。
“王相公,很抱歉陷你于險地。”
王猛道:“不過是唇亡齒寒之下作出的選擇罷了,與你們無關。”
慕容垂點點頭,說道:“面對當前局勢,不知道貴軍有何打算?”
王猛停住腳步轉身注視著他,語氣沉重的道:“你們還是作出了這個選擇。”
慕容垂有些羞愧,沉默了一會兒道:“龍城破了,我大燕君臣都在對面的唐軍大營里。”
王猛早就猜到了這些,說道:“我知道了,能不能幫我聯系一下唐國,就說我想拜訪一下唐皇。”
慕容垂道:“好,我一定把你的話轉達到。”
……
桓溫把軍中所有的事務都交給了桓沖處理,他則和郗超待在大帳內,吃著罐頭翻閱著帶回來的書籍。
兩人日夜不休的用了三天時間把這些書大致翻了一遍。
實際上真正需要花費時間閱讀的只有《權與責》和《軍魂》,華夏文明和華夏簡史實在沒啥好研究的。
看完之后,桓溫再次取過那副地圖盯著看了好半晌,才說道:“人都說站得高看得遠,唐國所站的高度遠超我們多矣。”
郗超放下手中的書,道:“是啊,以前我以為科舉、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等政策太激進了,看了權與責才知道判斷下的太早。”
桓溫搖頭道:“不,你還是沒有看到唐皇的真實想法。科舉、文教、稅改等等,雖然限制了豪族的勢力,但也同樣在削弱皇權。”
“尤其是開啟民智,對皇權來說是最危險的,可他還是這么做了。”
郗超不解的道:“那他為何要如此做?”
桓溫道:“答案就在這幅地圖上。他不是為了一家一國之興衰,而是整個文明群體……”
“他要做的是讓我們華夏文明這個群體成為世界真正的主人……可世界太大了,靠我們現在的人口無法完成統治。”
“只有人口增多文明更大強大,才能把商洲、臺洲、戎洲納入統治范圍內,才能擊敗征服乃至消滅弇洲之人……”
“至于唐國的興衰,可能他根本就沒有考慮過……不,應該說比起華夏文明的興衰來說,唐國的存亡反而變得不重要了。”
郗超不信的道:“怎么可能,如果他真的能做此想,那他豈不是圣人了嗎。”
桓溫道:“他是不是圣人我不知道,但我們不能否認的是,世界上永遠不缺為了理想為了道義坦然赴死的人,不是嗎?”
郗超依然不相信唐皇會這么無私,這個世界上確實不缺為了道義赴死的人,但不包括王者。
在他的理解里,王者通常是自私的。也正因為他們自私才能成功,否則早就被人給滅了。
桓溫也沒有和他爭論這個問題,沒必要,而是說道:“我要去見一見唐皇,親自和他談一談。”
郗超似乎想到了什么,驚喜的道:“郡公,您……想通了?”
桓溫頷首道:“如果唐皇真如我所想,那么給他當臣子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不是嗎。”
郗超高興的道:“好好好,我這就去聯絡唐國。”
他們還沒等到唐國的消息,卻先得到了另外一個情報。這天桓沖急沖沖的闖進大帳,道:“兄長不好了,慕容垂投降唐國了。”
桓溫一點都覺得驚訝,反而笑道:“終于降了嗎,看來這一戰也該結束了,我也應該更加主動一點才是。”
“不用等他們回復了,今天我就去唐軍大營見唐皇。”
桓沖大驚失色道:“兄長,萬萬不可。”
桓溫道:“為什么不行,去不去有區別嗎?去了說不定還能和他們談談條件。”
桓沖道:“您是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