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陛下不如派他們帶領燕國降軍南下晉國,用以彈壓地方,如此一來火器軍就可以集中兵力攻打強敵了。”
文易贊道:“桓將軍又幫了我一個大忙呀。”
然后就下令讓慕容垂等人帶兵南下。
用南方的晉國降軍去北方的燕國彈壓地方,然后用北方的燕國降軍去南方的晉國彈壓地方。
不用擔心他們和當地的豪強富戶勾結,完美解決了唐國兵力不足的問題。
等各項命令傳達下去,對整個戰略作出調整,文易才坐下無奈的嘆了口氣。
王安真是會找麻煩啊。
原本他的計劃是先用絕對的實力逼迫各方勢力投降,減少局部戰斗帶來的人員損失。
然后把士族豪強富戶遷徙到荒涼的幽州去,把地方的權力空缺出來,然后抽調唐國的官吏填充進去。
等完成權力的交接之后,再進行土改。
這種方法就是溫水煮青蛙,不會激起舊貴族的大規模反叛。而且并非所有的舊貴族都一無是處,很多都是不錯的人才。
可以嘗試對其中的一部分進行教育轉化。
王安迫不及待的動手,打亂了他所有的計劃。一旦會稽郡這邊的事情傳出去,還有哪家士族豪強敢投降?
尤其是那些有污點的家族,會拼死進行抵抗。雖然唐國不怕,但也會拖慢他們一統天下的速度。
還有秦國、涼國、代國,投降的概率就更小了。
所以他才會改變策略,既然溫水煮青蛙的辦法沒用了,那就來硬的。
直接上土改。
一邊打一邊進行改造,勝利依然是屬于唐國的。
兩種方法各有優缺點。
溫水煮青蛙的缺點是前期容易,后面麻煩。
士族豪強富戶會通過各種方法掣肘朝廷,給新政添麻煩。還會傳播老一套的知識,不利于大唐新知識體系的建立和傳播。
而且和平年代朝廷也不能隨隨便便就殺人滅族,到時候還真的有點麻煩。
激進的方法前期比較麻煩,畢竟直接站在了所有權貴的對立面,但根基扎的牢固后面行事會很方便。
沒有這些老頑固搗亂,國家就任他施為。
而且現在是戰爭時期大家各為其主,我殺你天經地義,誰也沒辦法說三道四。
但這么做的缺點也很明顯,會多死很多人,會讓國家少很多的人才。
只能說兩種方法都各有可取之處。
之前文易是出于對人才的愛惜,不想多制造殺戮才選擇了溫水煮青蛙。現在既然第一條路被堵死,那就走第二條吧。
對于王安的擅自行動,他除了生悶氣也實在沒什么好辦法。
這個人做事真的是滴水不漏,報仇是文易自己同意的,他只是在執行命令,最多就是在執行的時候多殺了那么億點點人。
當然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是文易的忠實信徒,在踐行文易的思想。
而且在文易的計劃里,未來王安是要率領海軍進行大航海,開拓航道征服世界的。
如果他沒有自己的想法,不信仰文易的思想,文易還真不放心把這件事情全權交給他。
這才是最無奈的地方。
對于這種人真是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得,除了教化就真的沒有辦法,就算給予處罰也只能是懲戒性質的。
免職或者殺掉?以后誰還敢效忠你,誰還敢信仰你的思想?
……
會稽郡,因為唐軍突然對士族豪強下殺手,而且一出手就滅掉了王庾兩家在會稽郡所有的勢力,讓士族豪強們惶恐不安。
哪怕唐國張貼布告,說是為了報當年殺害密探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