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手中的情報。
桓溫率二十萬大軍投降,會稽郡、建康城相繼陷落,陛下、太后包括滿朝文武全部被擒,唐軍正沿著揚州攻打江州之地。
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怎么可能?
桓溫怎么會不戰而降?建康乃天下堅城為什么這么快就被攻破了?
太后和皇帝都被擒獲,王公貴族幾乎被一網打盡,他們該何去何從?
現在這個消息還在封鎖狀態,一旦被下面的人知道,軍心大亂是小,就怕有人起異心。
正所謂怕什么來什么,就在這時長史胡瑜拿著一份情報慌慌張張的跑過來,道:“刺史,大事不好?!?
史滕含趕緊收起手中的密信,擠出一絲笑容道:“何事驚慌?”
胡瑜道:“探子來報,俚人有異動?!?
史滕含噌的起身接過情報翻看起來,越看越是心驚,這是整個嶺南的俚人都動起來了啊。
嶺南最大的心腹之患就是俚人,野蠻不服王化。還好嶺南大酋長高涼冼氏還算恭謹,始終約束俚人不讓他們生事。
但那是以前,早在十年前他就察覺到了不對。
有一股神秘勢力在和俚人進行私下交易,而且交易規模還不小。
他有心想要出兵威懾,可后來發現這個交易還牽扯到了寧州爨氏,讓他不敢亂動了。
寧州爨氏和高涼冼氏,是晉國最強大的兩股地方土人勢力。如果只是一家他還敢用強,兩家聯合就輪到他投鼠忌器了。
不管兩家有什么謀劃,只要沒有公開造反都不是他一個廣州刺史能動的了的。
他就只能改為私下調查,很快就查到了進一步的信息。
除了兩家,還有一股龐大的勢力參與其中,或者說那股勢力才是紐帶。
這家勢力是誰根本就不用懷疑,非唐國莫屬。
他把這個情報匯報給了朝廷,朝廷給出的處理意見是監視,只要高涼冼氏不反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對這個回復他既失望又無可奈何,因為朝廷不可能出兵嶺南,不是不想而是無能為力。
真把六十萬俚人逼反了,朝廷一點辦法都沒有。
人家天天鉆進深山老林,時不時出來偷襲一下就能把整個嶺南顛覆。
雖然不能出兵震懾,但他也一直在收集俚人的情報,從不敢有一日懈怠。
尤其是最近幾年,傳回的情報讓他觸目驚心。
俚人已經毫不掩飾自己的行為,四處宣揚唐國的好處,人人心向唐國。
還有進一步的消息傳回,說是俚人抽調青壯男子去唐國整訓。
甚至有傳聞,俚人大祭司冼蕓那個從未露面的男人就是唐國皇帝,她的孩子都是唐國皇子皇女。
史滕含已經不知道哪些可信哪些不可信,但有一點他清楚,俚人起異心了。
所以他派出了更多的力量去監視俚人,以防哪天睡夢中被人包圍在城里面。
這一天終于來了。
“馬上傳令,各郡縣收縮力量,嚴防死守絕不可給俚人可乘之機?!?
胡瑜驚訝的道:“刺史,您是說俚人要反?這……是不是再探一探?”
史滕含道:“別人都把兵力部署到家門口了,還有什么可探的。想等著別人圍城嗎?”
胡瑜臉色一紅,解釋道:“可是朝廷那邊不是還等著我們的援兵嗎,要是不出兵恐怕不好交代。”
史滕含心中哀嘆一聲,朝廷已經不會再催促我們了,但這話他沒有說,而是道:
“一旦嶺南丟失對朝廷的后患更大……你去下令就可以了,出了事我一力承擔?!?
胡瑜等的就是這句話,馬上道:“那好,我這就去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