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抬著禮品盒來到屋內,韓劉氏已經聽到聲響收拾好自己,連忙起身見禮,吳隱之也連忙回禮。
見過禮之后韓康伯就給韓劉氏使了個顏色,讓她去置辦吃食,實際上就是拿點東西去換點酒肉回來招待客人。
韓劉氏自然明白丈夫的意思,不動聲色的就準備往外走。
吳隱之卻攔住她說道:“外面兵荒馬亂的讓嫂夫人外出太不安全了,隨便準備點吃食就可以了。酒也不缺,我帶了一壇唐國佳釀,請康伯兄品嘗。”
韓康伯情知對方已經調查過自己的情況,不想讓自己難堪才這么說的,心中很是感激,道:“還是處默想的周到,那為兄就不客氣了。”
吳隱之笑道:“你我雖不是親兄弟,但勝似親兄弟,勿要說此見外之言。”
說完又一起把禮盒送到內院,然后返回大堂聊天。
自古就沒有當著客人面拆禮品的規矩,送到后院再拆開也算是一種折中的辦法。
韓劉氏打開禮盒,看到里面的東西露出驚訝的表情。
一整套唐國的胭脂水粉,價格不菲,只有高門大戶的女眷才能用得起,之前她只能幻想一下。
還有好幾個鐵盒子,打開發現有一罐白糖,一罐紅糖,還有果脯、蜜餞之類的零食,都是極貴的用品。
還有幾盒她沒有拆開,但看上面的字是罐頭。這種東西她也聽說過,據說是唐國軍隊的口糧,普通士兵都能吃。
還有一壇透明玻璃壇子盛裝的白酒,酒倒還是其次,關鍵是這個玻璃壇子,拿出去至少能賣上千枚金幣。
可以這么說,這盒子里的東西對于她來說一大半都只存在于傳說之中,這份禮實在太厚重了。
她也是讀過書有一定見識的大家女子出身,想的更多。
看樣子這位吳隱之在唐國是出人頭地了,不知道他這次回來能不能幫自家丈夫在唐國某個一官半職。
她是充分相信自家丈夫的能力的,只要給個機會必然能出人頭地。
想到這里心頭就是一熱,小心翼翼的抱起酒壇就準備去準備吃食。
她的兒子韓儈眼巴巴的看著那些零食,吮著手指道:“娘,我想吃。”
她看的又是一陣心痛,抓起一把果脯說道:“拿著慢慢吃。”
小家伙眼睛頓時就亮起來了,抓住一個就往嘴里塞。
不一會兒幾碟吃食就準備好了,并沒有用吳隱之帶來的罐頭之類的,而是自家的小菜。
用朋友帶來的美酒還能說的過去,要是再用人家帶來的食物招待人家,就實在說不過去了。
韓康伯很坦然一點都沒覺得不好意思,這是我家最好的東西,拿來招待自己的朋友,沒什么不好意思的。
吳隱之也同樣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對的,朋友拿出最好的東西招待自己,他只會感激而不會覺得簡陋。
所以兩人都非常坦然。
就是韓康伯看到那個玻璃酒壇的時候,重重的嘆了口氣,然后道:“難為處默了,此情我記下了。”
為什么這么說呢,用玻璃酒壇送禮,說白了送的是那個酒壇而不是酒,這么做只是在照顧韓康伯的面子。
吳隱之也知道自己的打算瞞不過對方,說道:“康伯兄照顧我的父兄這么多年,此情縱粉身碎骨亦難以報答。”
韓康伯羞愧的道:“當初我舉薦坦之兄入謝刺史麾下任職,哪想到……我對不起你呀。”
吳隱之也露出悲傷之色,道:“此事怪不得你,是我兄長命該有此劫,我相信九泉之下他也不會怪你的。”
他的兄長吳坦之被韓康伯舉薦加入了謝奕手下為官,跟隨謝奕攻打石門的時候戰死。
吳隱之知道這件事情之后自然是非常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