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文元留下一通任務,當了一回坑兒子的爹后,文易率領群臣再次踏上前往中原的道路。
這次他乘船直達洛陽,這里已經被修繕一新,將暫時作為朝廷的辦公地點。
安頓下來后,文易就開始集中處理之前積壓的工作。
陳秀等人也知道皇帝帶他們過來的目的,興奮之余也倍感壓力巨大。使出渾身解數迅速組建了一套行政班子,開始發揮中樞的功能。
只是班子初建很多部門人員都不齊,大部分人都是身兼數職,忙的腳不沾地。
不過在這種緊張忙碌的工作環境下,最容易看出一個人的能力。能者上弱者下,各個部門的人員空缺也在一天天得到補充。
班子也越來越完善,一個多月后就已經可以正常發揮中樞的全部職能。
內閣班子組建完成,文易的工作也陡然輕松了下來。每天只要處理一下要緊公文,簽簽字蓋蓋章就可以了。
嗯,這里說一下傳國玉璽。
打下建康城后從褚太后手里獲得了傳國玉璽,就是刻有‘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篆文的始皇玉璽。
文易把他當成一件文物束之高閣,將來會修建一座博物館,連同各種古物一起展覽給天下人看。
至于唐國的玉璽,是之前文易登基時雕刻的天子之寶,也是唯一合法的皇帝印璽。
倒也不是沒有人勸他繼承傳國玉璽,但被拒絕了。
“要是傳國玉璽真的這么有用,秦國是怎么亡的?兩漢何在?晉國為何而亡?得民心者得天下,唐國能得天下不是因為一塊石頭,而是天下民心。”
至此再無人提傳國玉璽之事。
這天文易正在臨時行宮翻閱公文,路千鈞帶來了寧州的消息,看過之后他也非常驚訝。
“晉國殘兵和爨氏打起來了?爨氏稱霸寧州二十余年,怎么可能連幾萬殘兵敗將都打不贏?”
路千鈞神情里帶著鄙夷道:“一開始臣也奇怪,查清楚原委之后才知道爨昆不過豚犬之輩。”
于是他就把李友準備算計范睢等人,結果被反過來利用。范睢等人先是兵不血刃拿下萬壽縣,又用計奪取了晉樂城。
爨昆得到消息已經是半個月后,他自然是大怒。開始調集軍隊征討,反正忙了半個月才出兵。
這一來一回就是一個多月,范睢等人早就在晉樂城站穩了腳跟,并且派遣了一支偏師北上,成功奪取了鄨縣,獲得了一個穩定的大后方。
且萬壽、鄨縣、晉樂三地形成掎角之勢,反而輪到爨昆頭疼了。
爨昆接下來的行動也充分暴露了他紙上談兵的草包本質。
帶著五萬人攻打晉樂城,十余天都沒拿下,然后他竟然分兵了。是的,你沒看錯,他分了兩萬兵去攻打萬壽縣。
然后范睢當天晚上來了一出夜襲,防備松懈的寧州軍徹底亂了,爨昆本人在親衛的保護下逃得一命。
第二天聚攏殘兵發現只剩下一萬四千多人,折損了大半。這下他也不敢再玩什么分兵了,連忙把那兩萬人叫了回來。
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竭三而衰,他這次的失敗讓全軍徹底喪失了斗志,不得不退回去休整。
“爨昆兵敗的消息傳出后,寧州人心浮動,尤其是原本的寧州五大姓都有了異心,現在就缺一把火寧州就會變天。”
文易自然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搖搖頭道:“不,如果我們現在出兵寧州,只會逼的他們放下成見抱成一團。”
“反而是我們不管不問,他們才會放心的爭權奪利,乃至互相起兵征討。”
路千鈞也馬上就明白過來,道:“陛下英明,是臣思慮不周。”
文易到沒有責備他,本來就是正常建議,豈有因此就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