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浮冰消失,唐國水師戰艦到來為止。
……
時間前移到三個月前,唐國制定好了派水師渡河前往河套地區的計劃,然而計劃還沒來得及展開就被一個難題給難住。
這個問題是慕容德提出來的:“壺口天險落差查過二十米,戰船無法渡過。”
一群人全傻眼了,文易失笑道:“得,現在知道了解地形的重要性了吧?”
劉猛羞愧的道:“此乃臣之過,請陛下責罰。”
文易嚴肅的道:“這確實是你的過錯,還好慕容行走指出來了,否則真到了計劃實施那天才發現不是鬧了大笑話嗎?你要好好感謝他。”
劉猛道:“謝慕容行走指正。”
慕容德連忙道:“劉樞密折煞我也,為陛下謀本就是我們做臣子的職責所在,不敢當謝。”
文易擺擺手道:“你是樞密使,軍方大小計劃都要經過你的手……這個教訓一定要吸取。作為對你的懲罰,就罰奉三個月吧。”
劉猛道:“謝陛下寬仁。”
文易又說道:“雖然你出現了紕漏,但計劃還是可行的。我們可以用旱地行舟之法,把船拖到岸上越過壺口瀑布在放入水中就可以了……”
“雖然這項工程有點大,但旱地行舟的設備可以留給后面已做民用……而且我們有蒸汽機,拖拽船只也方便。”
至于旱地行舟的方法,對于唐國并不稀奇。很多時候他們都是在暗上造船,然后拖到水里,有時候修船也會拖到岸上進行。
計劃制定好之后,唐國就開始緊急行動。
在壺口地區修建了旱地行舟的滑道,又從北都蒸汽機廠抽調了好幾臺蒸汽機過來,在黃河冰融前修好了旱地行舟的設施。
等冰期一過,唐國兩個旅的水師就通過旱地行舟的方式,運送到了壺口瀑布的上游。
這次水師共來了兩個旅一萬人,旅長分別是柳茂和楊敦。和文易心目中的帥才盧壑是同鄉兼好兄弟,只是他們兩個能力確實一般。
純靠資歷才混到旅長的位置,統一戰爭期間誕生了許多后起之秀,需要老一輩能力不足的人給他們讓位置,像他們這種戰后幾乎都會退居二線。
但人家畢竟在國家草創期間流過血汗,直接讓他們退有點不近人情。鑒于此,樞密院就派他們過來打打順風仗撈點功勞,然后再退休。
其實出兵中原到現在,除了關鍵之戰,大多數順風仗使用的都是這種能力一般的將領。
當然,還有個原因是為了打壓一下后起之秀,免得他們立的功太大后面不敢用。
但也并不是所有將領都能撈到鍍金的機會,畢竟這是打仗,不是兒戲。起碼那種剛愎自用的是沒有機會了,只能去后勤上幫幫忙。
柳茂和楊敦兩人有個好處,就是從不自作主張。之前和盧壑在一起的時候,都是讓盧壑拿主意他們堅決執行,后來這種情況也代入了軍中。
但也不是誰的話都聽,他們還沒有那么蠢。而是先了解清楚這個人是否真有本事,他們只聽有真本事的人的話。
這么做還出現了一個意外之喜,那就是兩人手下走出來的軍官素質尤其的多,各方面素質還普遍較高。
來之前盧壑一再告誡他們,到了這邊一切聽慕容垂指揮,除了造反讓做什么就做什么。
他們牢記叮囑,到達這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求見慕容垂,處處以部下自稱,讓慕容垂欣喜之余對兩人也愈加的有好感。
天知道他和唐軍將領打交道的時候有多難,那一個個真是眼高于頂,要不是他真的有幾把刷子,根本就鎮不住下面的人。
后來在代國前線屢立戰功表現出非凡的軍事才能,才把那些人給壓服。
柳茂和楊敦是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