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等那些剛剛形成的割據勢力思考出對策,唐國那邊就已經采取了雷霆行動。
李忠瞇著眼睛下達了一條軍令:“以岳山、石敢當、張勇、蘇剛、孫秀、丁昌為將,兵分六路把這些叛黨切割開來,然后關門打狗……”
“是。”之前沒有撈到大仗打的眾將那叫一個興奮,紛紛摩拳擦掌,帶著自己手下的軍隊火速向著目標進發。
這時候就顯出了苻堅和王猛的算計有多高明,他們雖然把這些野心家都放走了,但卻把這些人的領地安排的七零八落無法形成有效的互助聯盟。
現在則方便了唐國,很輕松的就完成切割,使得這些野心家只能干看著自己等人被逐個擊破。
所有的抵抗都是徒勞的,之前他們被苻堅和王猛壓制的太狠,臨時組建起來的軍隊連兵器都沒有。
而他們的敵人卻是武裝到牙齒的唐國騎兵部隊,以及火器軍隊,野戰根本就不是對手。
據城而守更是笑話,火炮拉到城下一字排開,就是一場屠殺。
有些反應比較快的直接打開城門把自己一家老小綁起來去投降,反而保住了性命。
主要是文易不想再多殺人,除了那種確實罪大惡極的一概赦免,給了這些人活命的機會,有些人自己活不了卻保住了部分家人。
而那些負隅頑抗的下場就很慘了,即便唐國的軍紀遠超這個時代,一旦殺紅眼也難免有收不住手的時候。
慣例,男人全部殺掉,只留下女人。
這血腥的手段不只是震懾住了那些割據勢力,同樣也嚇壞了百姓,這些唐國人太兇殘了。
不過很快他們就發現了情況不對,這些唐國人對百姓秋毫無犯。甚至還運來一車車的糧食按照人頭分給百姓,每個人一百斤白花花的大米。
這可是大米上等糧食,普通百姓一輩子都吃不到一次,現在竟然無償發。已經被搜刮的糧罐空空的百姓頓時就忘記了死亡的危險,拖家帶口來領糧食。
百姓的心思很簡單或者也可以說很現實,誰給他們吃的他們就念誰的好。不給他們吃的,即便是神靈過來都沒用。
拿了唐國的糧食,百姓們開始主動配合唐國的工作。
唐國這邊也不只是發糧食收買人心這么簡單,趁著發糧的機會對轄區的百姓進行了一次重新登記,準確掌握了轄區人數。
很多之前的隱戶、黑戶也被登記造冊。
人口摸清之后就是大殺器土改,在其他地方已經上演過無數次的劇情再次上演。終于獲得了屬于自己的土地的百姓,瞬間就變成了唐國的忠實子民。
在這一套組合拳之下,原秦國之地迅速穩定下來,并沒有因為這場動亂造成百姓大量死亡。
……
長安方面,苻堅的葬禮在七天后舉行。
按照皇帝的喪葬禮儀應該停尸數十天不等,主要看當時的規矩,少則七天,多則四十九天。
還有一種情況是皇帝死的時候陵墓還沒修好,會專門選一座宮殿停尸直到陵墓修好,比如唐高宗李治就停尸一年多才下葬。
但這種情況就不屬于正常喪葬的范疇了,把他的尸體從靈堂抬進存放尸體的陵宮,其實喪葬過程就已經結束了。
言歸正傳。
苻堅畢竟是亡國之君,不可能讓他停數十天。讓他按照皇帝利益下葬,并讓所有前秦的朝臣來送葬已經是超規格對待了。
所以按照禮儀停滿七天,正式葬入提前修好的陵墓和茍皇后合葬。之后又為他守了七天的孝,葬禮正式結束。
就在苻堅下葬的當天,文易終于從潼關移駕長安城,正式踏入了這座千年古都,這讓他頗為改開。
不過他并不是那種睹物傷神的人,很快就投入到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