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民心可用?
但是,僅僅只有三百萬的壯勞力,對于朱勁松來說也是不夠的。
三百萬這個數量聽起來很多,但是放到整個孟良固造反集團所需要的丁口數量上來說,三百萬這個數字連個水花都濺不起來。
別的不說,光是修路和修建社學就需要上百萬甚至更多的青壯,那些跟紡織有關的工坊同樣也需要大量的女工。
三百萬?
放在一個國家的層面上,再來三百萬都不一定夠用。
除此之外,孟良崮造反集團現在看似聲勢浩大,實際上卻也只有一省之地。
相對于從直隸逃難到山東近千萬百姓來說,僅僅一個山東大小的地盤,還真就有點兒不夠看的。
所以,朱勁松自然而然的就把目光盯向了河南的朱仲桃。
除了看上了朱仲桃的地盤和其治下的百姓數量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河南自古來就是產糧重地。
只是跟攻打我韃清時的摧枯拉朽不同,朱勁松帶兵進攻河南的時候卻遇到了極其激烈的抵抗。
歸根到底,其原因就是因為朱勁松的軍隊每到一地都會打土豪,分田地。
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當好,那些沒有自己地的普通百姓和佃戶們肯定會擁護這個政策,他們也歡迎朱勁松的軍隊來為他們當家做主,朱勁松這個天字號的反賊頭子也因此而席卷了整個山東。
但是那些擁有大量土地并且平時又靠欺壓百姓來斂財的土豪劣紳們,他們肯定不會歡迎朱勁松的軍隊。
因為朱勁松的軍隊和土豪劣紳們是天然對立的,兩者之間根本就沒辦法找到一個平衡點,想要做到兩者和諧共存,基本上就是扯淡。
基于這個前提,那些河南的那些土豪劣紳們自然就會選擇支持崇禎皇帝的五世孫,朱仲桃。
朱仲桃就是典型的那種我上我也行的選手,當初在看到朱勁松席卷了整個山東,又把錢聾老狗嚇的縮卵回了直隸之后,朱仲桃當即就拉攏著族里一些親近兄弟舉了反旗。
恰好,河南的鄉賢士紳們也需要這樣一個不太聰明的“崇禎皇帝五世孫”來當皇帝,所以,朱仲桃就成了“崇禎皇帝的五世孫”,并且在洛陽當上了“皇帝”。
正所謂是吃人手嘴軟,拿人手短,朱仲桃本身就是靠著這些土豪劣紳身們才能當上所謂的“皇帝”,所以朱仲桃自然要對這些土豪劣紳們多有照顧。
最好的照顧方式,就是允許這些土豪劣紳們辦起屬于他們自己的鄉勇團練。
畢竟,這事兒是我韃清縮卵之前就已經允許了的,當朱仲桃舉起反旗之后,河南這里已經是遍地鄉勇,頗有一些小聰明的朱仲桃自然自己無力改變這個局面,所以干脆選擇了順勢而為,轉過頭來拉攏那些鄉賢士紳們。
所以,朱仲桃這個“崇禎皇帝五世孫”的做法其實跟之前陳泰來的做法差不多,主要都是拉攏這些鄉賢士紳們,依靠這些鄉賢士紳的擁護來壯大實力。
而有了自己團練的土豪劣紳們,自然也就有了對抗朱勁松的底氣。
更關鍵的是,這些鄉賢士紳們現在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而戰,這跟為了大清朝廷而戰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
所以,朱勁松之前打韃清官兵的時候能夠勢如破竹,摧枯拉朽般的席卷了整個山東,然而在進攻河南的朱仲桃時卻遇到了這些早有準備的鄉賢士紳們拼死抵抗。
對于這種情況,朱勁松這個天字號的反賊頭子自然也是心知肚明,知道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
如果朱勁松當初一開始的時候就只是分了錢糧和土地,那么這些鄉賢士紳們的反抗力度可能還會小一些,然而問題的關鍵之處就在于朱勁松當初起家的時候就宰了劉舉人,后來在整個山東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