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遠東的歸明國,歐羅巴的歸法蘭西
黃帝紀元四千四百八十四年,大明四百一十九年,錢聾五十二年,即西歷1787年,路易十六當上了法蘭西波旁王朝復辟前最后一位國王的第十三個年頭。
雖說路易十六是個典型的耙耳朵,整個法蘭西的大權都要受到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的左右,但是路易十六依舊有著屬于他自己的雄心壯志。
路易十六最大的雄心壯志就是跟錢聾老狗搶地盤。
表面上來看,路易十六跟錢聾老狗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一對好筆友,然而實際上,路易十六對于錢聾老狗的恨意卻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是從他爺爺路易十五時期就已經開始積攢下來的舊恨。
因為錢聾老狗他爹雍正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法蘭西全民偶像。
這事兒還得從十八世紀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旗手、“法蘭西思想之王”、“歐洲的良心”、大思想家、哲學家伏爾泰說起。
雖然伏爾泰從來沒有來過大清,也從來沒有見過乾隆老狗他爹,所有關于庸掙的印象都不過是來自于一封雍正三年12月2日,法國傳教士龔當信在廣州寫給愛提埃納·蘇西埃神父的信,但是這并不影響伏爾泰對錢聾老狗他爹的吹捧:
“愛法律、重公益,超過父王。帝王之中無人比他更不遺余力地鼓勵農事。他對這一于國民生計不可缺少的百藝之首亟為重視。各省農民被所在州、縣長官評選為最勤勞、能干、孝悌者,甚至可以封為八品官。農民為官,并不需為此放棄他已卓有成效的農事耕作,轉而從事他并不了解的刑名錢谷。農民有權在省總督衙門中就座,并與總督大人同餐共膳。農民的名字用金字書寫在大堂之上。據說,這一與我國風俗相去甚遠,并可能對我國風俗進行譴責的規矩仍然沿用至今。”
“這位皇帝(雍正帝)是歷代帝王中最賢明、最寬厚的一個。他一貫關心減輕窮人的疾苦,讓他們勞動,他嚴格地遵守法律,抑制僧侶們的野心和詭計,保護國家的和平和富裕,獎勵一切有益的技藝,特別是土地的耕作。在他的治下,所有的公共建筑、交通要道和聯結這個大帝國各河流的運河都得到了維修,工程宏偉而又省錢。在這方面,只有古羅馬人才比得吧。”
伏爾泰老先生的一頓彩虹屁把乾隆老狗他爹夸的天上少有地下無,不僅整個法蘭西都把錢聾老狗他爹當成了精神偶像,伏爾泰老先生他們甚至還拿錢聾老狗他爹當做正面例子,去教訓路易十六他爺爺。
“你看看人家雍正是怎么當皇帝的,你又是怎么當法蘭西國王的?”
“你瞧瞧人家,你再瞧瞧你,丟人不?羞愧不?”
總之,就跟大人訓孩子似的,錢聾老狗他爹成了別人家的孩子,而路易十六他爺爺路易十五卻成了被批評的反面教材。
然后法國就派了兩百多人坐船來我韃清看皇帝。
這些人沒看到錢聾老狗他爹,卻看到了錢聾老狗。
錢聾九年,一名來自法國歐坦的年輕耶穌會傳教士蔣友仁來到澳門,在欽天監監正戴進賢的推薦下,蔣友仁奉召入京,然后錢聾老狗在蔣友仁的筆下就成了每天宵衣旰食、日理萬機、忙于朝政事務的天底下最偉大的君主、我韃清帝國中最負盛名的文豪。
這可把路易十六給氣壞了。
好嘛,錢聾老狗他爹是別人家的孩子,到了錢聾老狗又是一個別人家的孩子,合著我跟我爺爺就這么不爭氣是吧?
行,既然你們都覺得錢聾老狗是別人家的孩子,那我就把這個別人家的孩子打一頓,讓你們知道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別人家的孩子”。
自從冒出來這個想法之后,路易十六就一直想要搞錢聾老狗一梭子。
但是吧,想歸想,做歸做,畢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