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跟自己開片這種事兒,中原堂口的歷史上沒少干過,比如說當年周天子管不住手下的馬仔,結果周天子手下的那些馬仔們打的那叫一個熱鬧,什么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基本上就是你方唱罷我登場,一開始的時候還多少講點兒情面,可是自打某個家伙寫了本兵法之后,各個參與開片的堂口就開始不講規矩和情面兒了。
好不容易等到秦滅六國,結果贏胖子又沒選好繼承人,被老流氓劉邦來了個漢室代秦——結果老劉家的江山社稷也是問題重重,剛開國沒多少年就先整出來一個七王之亂,倘若不是某個倒楣孩子被他家國相給軟禁在王府了,恐怕老劉家就得比司馬家早幾百年上演八王之亂。
再到漢末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國分立,其后又有東西晉,南北朝,反正看不順眼就開片,今天你打了我,明天我打你,再到后來就干脆連借口都懶得找,堂而皇之的說出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這種名言。
到了大明更是接連上演叔慈侄笑的大戲——先有朱允炆那個沙雕逼反朱老四,中間有朱瞻基BBQ漢王煦,后有朱厚照想要親征寧王朱宸濠。
可是這話又說回來了,中原堂口的歷史上,自己跟自己開片這種事兒雖然不少,但是除了老劉家跟老朱家是開國不久就開片之外,剩下的基本上都是開國百十年以后才開片。
傻賊鷹可倒好,這才開國多少年啊,恐怕連英格蘭的影響都還沒能完全擺脫呢,南鷹北鷹居然就能因為昆侖奴而干起來?
更操蛋的是,南鷹北鷹開片這事兒,又他娘的超出了大明皇帝和大明內閣、五軍都督府等一眾大佬們的預計!
朱皇帝跟曾誠、劉鶴鳴等一眾大佬們一致認為傻賊鷹家不會輕易開片,就處是開片也多半會是向外開——北有英格蘭殖民的楓葉國,南有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小國,西有秦王朱二旦的封地路易斯安那,傻賊鷹家的環境基本上就是三面環敵。
還剩下一面?
剩下的那一面是大海!
在這種情況下,傻賊鷹的最佳選擇應該是向南開拓——向西打不過朱二旦,向北打不過加拿大,剩下唯一的出路就是南下,跟那些亂七八糟的小國去爭鋒。
畢竟那些小國的實力還趕不上傻賊鷹,就連殖民那些小國的歐羅巴國家也算不上什么列強,基本可以說是傻賊鷹最好的欺負對象。
可是萬萬沒想到啊,人家傻賊鷹居然自己跟自己開片了!
開片的理由更是可笑到極點——北鷹認為昆侖奴的命也是命,而南鷹則認為昆侖奴最好的歸宿就是棉花地,頂多賞他們幾塊西瓜也就差不多了。
然后就開片了。
首先是約翰·布朗掀起的廢奴運動。
這個名為約翰·布朗的白人農民自小兒就受其父親的影響,一直都在為南鷹那邊兒的昆侖奴們奔走。
這是前提,因為不管約翰·布朗怎么奔走,廢奴這事兒在傻賊鷹都不是主流,就連偏向于廢除昆侖奴制度的北鷹也沒有一套完整的理論支持,只是單純的想要從發展工業的角度來推動這事兒。
直到約翰·布朗看到了大明某些報紙上關于《昆侖奴的命也是命》的文章。
有了大明某些報紙上的文章做為理論依據,約翰·布朗直接就跑到了南鷹那邊兒,親自走訪了多個莊園,跟大量的昆侖奴討論了生存與自由。
然后,約翰·布朗就帶著一批愿意追隨他的昆侖奴起事了——身為一個白人農民,約翰·布朗想要從南鷹莊園主的手里購買幾個昆侖奴并不是什么事兒,想要弄到一批燧發槍同樣也不是什么難事兒。
有了昆侖奴就意味著有了兵,有了燧發槍就意味著有了裝備,而有兵有裝備的后果就是約翰·布朗直接向南鷹那邊兒的莊園主們宣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