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的沒有了膽氣,都做好了當順民的準備。
雖然民間還有各種一些反抗組織,但是也基本上掀不起多大的浪花,要么很快就鎮壓,要么隱藏的更深。
此時的滿清皇帝康熙,雖然所謂的“康乾盛世”水分很大,康熙本身也有很多問題被人詬病,但是沈墨也得承認這是一個很難對付的敵人。
簡單來說,經過滿清三十多年的屠殺經略,他們在華夏的基本盤已經穩了。
再等上十幾年,當年明朝時期出生的那些人死光之后,那心懷前朝的人就更少了,滿清的統治將會越發牢固。
而此時,一直在不斷打仗的八旗兵還沒有墮落到清末那樣,雖然沒有滿清立國初期那么彪悍,但是戰斗力依然不容小覷。
更不用說還有甘做附庸的蒙古八旗和漢八旗以及各地全部由漢軍組成的綠營兵。
這個時候的滿清占據了絕對的上風,選擇此時造反無異于螳臂當車,成功的可能性是相當的小。
用商業術語來講,沈墨選擇的這個項目此時早已經是姓尸橫遍野的紅海了,創業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可是沈墨沒得選。
不想當奴才,不想留那根既丑陋又代表著野蠻的豬尾巴,那就只能奮起一搏。
至于會不會死,更沒有什么好說的。
都是死過一回的人了,死沒什么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