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譬如喀秋莎管風琴之類的火箭炮,而是一種更原始的,無論是發射濕度,射程以及精準度還有威力都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的大型火器。
用來殺敵效果差了點,用來縱火的話可能更適合一些。
升級之后,這幾種新點亮的功能建筑,系統都給出了一張建造圖紙。
只要按照這圖紙施工,完工之后符合系統要求就會被系統承認,然后加載激活相應的功能。
碼頭現在暫時沒有條件建造的,畢竟湖南多山,雖然也有湘江等幾條大河,但是距離此處都很遠,現在還用不上。
沈墨現在已經將楊村作為了自己的常駐辦公場所,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這里應該都是中樞所在了。
城鎮中心的功能也早讓他從谷村的李宅大院上卸載,加載到了楊氏大宅上面,楊宅的牌子也被換成了總鎮署的牌子。
從自己的系統空間中拿出幾張圖紙,看了一會,發現圖紙都不算復雜,而且主要的建筑材料用木頭就行。
唯一的一點就是這幾個建筑的面積要求都比較大。
不過楊氏的土地不少,給村民們分完田之后還剩下了不少,都被劃成了公田。
從這些公田之中規劃一些土地,將軍營、馬廄和槍炮鑄造廠蓋在一起也綽綽有余了。
到時候無論是后勤還是守衛都方便了許多。
不過建筑這些材料除了需要大量的工匠外,還需要大量的木材。
沈墨琢磨了一會,決定再召喚兩百名系統農民出來,讓他們擔任工匠。至于木材,可以讓農會發動三個村子的百姓從周圍的山上伐木。
冬天正是農閑時刻,只要管飯或者說用糧食換木材,這些村民百姓肯定會踴躍參加的。
湖南遍地是山,別的可能不多,但是木頭卻是絕對不缺的。
打定主意之后,沈墨很快在系統上操作一番,召喚兩百名系統農民。
一天后這兩百系統農民全部到位。
沈墨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規律,就是這些農民每五十個之中就會主動出現一個首領。
感覺就跟機槍彈鏈一樣,其中隔一段就夾雜著一枚曳光彈。
沈墨將四名首領找過來,把圖紙交給他們,讓他們帶著圖紙去勘察地形,然后計算出大概需要的木材總量。
然后,沈墨又讓李志遠發動三個村的村公所連同農會,發動三個村的百姓來楊村伐木。
雖然沒有錢拿,但是卻管飯,表現好的還有獎勵。
因為工地在楊村,所以要以楊村的百姓為主。
但是焦家莊和谷村的村民知道后也是積極響應,雖然路遠了點,但是依然擋不住他們干活的熱情。
木頭遍地都是,自己出點力氣就能給家里省出一些糧食,頓頓還能吃飽,這么好的事情當然不能錯過了。
在這種熱烈的氛圍之下,楊村轟轟列列的伐木運動就此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