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系統農民,除了在后勤各個崗位工作的兩百人之外,另外三百人,沈墨將其中兩百人編入了警衛小隊。
警衛小隊也因此升級成了警衛連,編成了四個警衛排,每排五十人。
由原來的警衛隊隊長趙方當連長,錢虎和孫猛給他當副手,用來執行總鎮署以及各個村公所的保衛工作。
兩百人的警衛連全員都裝備了皮甲長刀以及弓箭,皮甲光是從幾個地主家里抄出來的都足夠了。
手里的弓箭也從獵弓升級成了射程更遠,殺傷力更強的步弓,可以說是鳥槍換炮,全面升級。
戰斗力雖然比不上正兵,但是應付一般的情況卻綽綽有余了。
沈墨不愿意浪費精銳正兵來給自己當衛兵。
如果真有戰事發生,都到了需要警衛連來頂上來的時候,那說明正兵都已經全部陣亡了,形勢到了極其危險的程度了,有沒有警衛連已經不重要了。
雖然都是農民出身,但是基于系統農民的強壯體格和超級強大的執行力和服從性,稍微訓練一下就是一支精兵。
而且還是一專多能的那種精兵,拿起刀弓能打仗,放下刀功能種田。建筑烹飪打獵都是樣樣精通。
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才是真正的王牌部隊。
剩下的一百系統農民被沈墨編入了蕩寇營,成立了一個輜重隊,負責蕩寇軍作戰時候的后勤運輸補給等事宜。
雖然是輜重隊,但是也都裝備皮甲腰刀,遇到敵人也有一定的戰斗力。
正兵擴充到了一千五百人之后,沈墨將原本隸屬總鎮署的火槍兵和輕騎兵以及新增加的兩百擲彈兵都編入了蕩寇營中,由鐵牛直接指揮。
蕩寇軍的規格提升為一個團。
之所以采用近代軍隊編制,主要是因為沈墨手下的士兵無論是從武器還是紀律服從性等方面來說都算是近代軍隊了,甚至單從紀律性以及服從性來看的話都算是更先進的現代軍隊了。
這樣的情況下,再用古代的軍隊編制就有點不合時宜,不倫不類了。
現在正兵各兵種數量如下:
火槍兵五百人,編為火器營,設營長一人,下設五個連,每連一百人,設連長一人。
每連下設兩個隊,設隊長一人。
每隊五個什,每什十個人,各設什長一人,伍長兩人。
輕騎兵兩百人編為一個騎兵大隊,下設兩個騎兵隊,每隊一百騎。
擲彈兵兩百人編為一個突擊營,滿編為五百人,分為五個突擊連,每個連一百人,但是目前只有兩個連,另外三個連空缺。
長槍兵三百人,編為一個長槍營,編制為五百人,設五個長槍連,每連一百人。
目前缺編兩個連。
弓箭兵三百人,編為一個弓弩營,滿編為五百人,分成四個弓兵連和一個弩兵連,目前缺編一個弓兵連和一個弩兵連。
軍官方面,鐵牛擔任團長,程凱擔任團參謀長,孫翔擔任火器營營長,常遠擔任突擊營營長。
其他營長連長都是由之前召喚的民兵擔任。
加上輜重隊,整個蕩寇軍的兵力達到了一千六百人。
另外,根據李志遠的建議,沈墨將現在手頭的占領的四個村子合并成了一個鎮,起名為新鄉鎮。
設立鎮公所,所在地就在楊村,由李志遠擔任鎮長。
四個村的村公所只設一個主事和兩個助手,另外還有一名治安官,手下管理十名轉職為治安隊員的警衛隊隊員。
鎮公所下設民政科、治安科以及宣教科三個科室,李志遠這個鎮長兼著民政科主事。
治安科主事由李彪擔任,各村的治安官也是直接對他負責。
另外宣教科的成立,是上次沈墨看到外號“陳大膽”的護村隊什長陳寒生在楊村給百姓們宣傳蕩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