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要想攻下永州城,首先要克服他們面前的第一道障礙:護城河。
永州因為建在湘江邊上,甚至湘江還穿城而過,所以北門這邊的護城河直接引入湘江之水,又深又寬,將半個永州城都圍了起來,兩端還跟湘江連通著。
沈墨當初攻打時候是攻打的南門,因為他是從南而來。南門外雖然也有護城河,但是卻因為地形限制沒有那么北門那么深那么寬,所以從南面攻打會相對容易一些。
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格局,主要是因為永州城當初建造的目的就是為了防備從北邊而來的敵人,每一次修葺加固也都秉承了這個指導方針,久而久之就形成北面易守南面易攻的格局。
清軍戰船損失殆盡,江面又被蕩寇軍水師牢牢封鎖,無法渡江,只能選擇從北面強攻。
一般想要越過護城河,要么負土填河,用土將護城河填平,堆出一條通道來。要么是用加固過的足夠長的云梯搭在護城河兩岸,又用木板搭在云梯上組成棧橋來越過護城河。
第一種辦法適合曠日持久的圍城之戰,而且需要數量龐大的民夫來挖土填土,且耗時相當長久。
永州城護城河又寬又深,若是負土填充的話,就算城頭上的蕩寇軍不做反擊,眼睜睜看著清軍填河,至少都需要五六日之久。
所以這個辦法直接就被于成龍給否決了,那只能剩下第二種辦法了。
數百名清兵在急促的鼓點中,吶喊著抬著幾十架加固的云梯向著護城河沖了過來。這些清軍士兵一手抬著云梯,另一只手舉著一張小圓盾護住頭臉要害,用最快的速度狂奔。
眼瞅著最前面的清軍已經距離護城河邊上不到十幾步,但是城頭山卻依然一片安靜,只有紅色的蕩寇軍大旗被東邊吹過來的江風吹得獵獵作響。
隨著啪嗒一聲響,第一架云梯順利的搭在了護城河上,引起了一陣歡呼。
緊接著又是第二架,第三架,很快就有二十多架云梯都順利搭在了護城河上。
城頭上依然沒有做出任何反擊來組織清軍搭建棧橋,看起來似乎被清軍的的威勢給嚇傻了失去了反擊的勇氣似得。
清軍陣后許多士兵乃至低階軍官都是大聲歡呼起來,覺得反賊雖然水軍厲害,但是面對朝廷大軍卻嚇破了膽。
于成龍雖然沒有多少領兵經驗,但是從各種角度想都覺得此事透著一股子詭異,扭頭看向身側的長沙總兵祖君昊問道:“祖總兵,你怎么看?”
祖君昊從來到永州城下就處處覺得詭異,但是又猜不出沈墨的意圖,只能道:“撫帥,反賊這么做不外乎兩個目的,一個是趁著我軍渡河的時候再開始反擊,所謂半渡而擊。另一個則是想讓我軍越過護城河猬集在城墻下再開始反擊,以達到密集殺傷的目的。”
于成龍若有所思,沉吟后又問道:“你以為是哪一種最有可能?”
祖君昊道:“若是末將主持守城,應該也會放敵人靠近城墻,形成猬集之勢時突然反擊。如此既能對敵軍造成驟然打擊,遏制其攻城之勢。這么遠的距離,若是早早放箭的話必然收效甚微,若是等待敵人到了城墻下再反擊,箭矢以及滾木礌石效果會更加顯著。”
于成龍聽明白了,反賊是想把清軍放近了再反擊。
于成龍雖然不熟,但是李云龍對這一招卻很熟練。守陣地則放近了打,攻陣地則土工作業拉近距離后再打。
山崎大隊表示我們就是這么被干掉的。
于成龍點頭道:“這沈墨面對我上萬大軍竟然如此沉得住氣,果然是個人物。此等人物要是能為朝廷效力,朝廷也會多一員猛將啊。奈何卻偏偏是個反賊啊。”
言語之間頗有些“卿本佳人奈何做賊的”惋惜之意。
祖君昊聽得卻心中微微泛酸,有點不以為然道:“撫帥,反賊此舉雖然大膽,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