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言之所以讓兒子王彬帶著王家家丁來守縣城,不是他們覺悟有多高,而是單純的出自利益考量。
蕩寇軍一旦占領新化縣,王氏要么投降,乖乖順從,配合沈墨的一切政策,要么就堅決抵制,死磕到底,根本沒有第三條路可選。
第一條路就算王氏能夠活命,可是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了。屆時,王氏無論是財富還是地位都會一落千丈,只能依附于沈墨茍延殘喘。這樣的代價無論是對于王善言還是整個王氏都是難以接受的。
妥協的前提是雙方的利益沖突不算大的前提下,如果利益沖突太強烈,自然無法輕易妥協,只能你死我活。
新化縣如果納入自己治下,沈墨自然不會再允許存在王氏這樣一個巨無霸的豪紳家族。
王氏也無法承受損失昔日榮光的代價,所以雙方注定了要成為生死之敵,除非一方徹底倒下才能結束。
王彬之所以幫著守城,也是想利用新化縣城來跟蕩寇軍打消耗戰,只要把蕩寇軍能拖在新化城下,屆時,王家編練的家丁和鄉勇們就能來對蕩寇軍進行圍殲。
王彬相信,只要蕩寇軍在新化城下敗上一場,肯定會士氣大跌,短時間內無法再對新化城造成威脅了。
對王彬來說,蕩寇軍和沈墨的名字最近聽的都耳朵快要起了繭子,都說沈墨如何英明神武,如何手段高明,他手下的蕩寇軍如何精銳善戰,如何訓練有素。
但是這些消息在王彬聽來,卻很不以為然。
一群泥腿子出身的反賊,僥幸占了幾座城池,打了幾個勝仗,就天下無敵了?
真是笑話!
王彬在常德府當綠營守備的時候也是跟反賊交過手的,很了解這些反賊是個什么德行。
打順風仗的時候士氣如虹,但是一旦遇到硬茬子,很快就會陷入崩潰。
前明崇禎年間李自成聲勢那么浩蕩,已經建國稱帝,甚至攻進了北京城,逼死了崇禎皇帝,可是卻在山海關一片石大戰后一敗涂地,然后就開始了節節敗退,不到一年時間百萬大軍分崩離析,李自成自己也死在了湖北九宮山。
李自成那么強大的反賊都失敗了,更何況一個只占了幾座城池的小反賊更不用說。
所以王彬相信,只要能守住縣城,扛過賊軍第一波的攻擊,賊軍士氣就會逐漸消減,等到自己的合圍計劃實現的時候,就是這支反賊軍隊覆滅的時候了。
那家丁頭子被主子罵了一句后還是有點茫然,眨眨眼小聲問道:“所以,少爺的意思是?”
王彬道:“這伙賊軍的表現比我想象要好上一些。無論是進攻還是撤退,都表現非常從容淡定。當我們從城頭對他們進行反擊的時候,身旁同伴的死亡對于周圍的其他賊兵幾乎沒有任何影響,繼續保持著攻擊的強度。撤退的時候更是如此,賊軍本陣鳴金收兵之聲響起,這些賊兵立刻跟著軍官的哨音指揮,交替后撤,完全不給我們任何可趁之機。”
“而且,賊軍的這次攻擊明顯是一次試探,想試探出我們的防守力度。看來,這次領兵的賊軍將領并不是一個莽夫啊。”
“所以,這一仗要想贏可能要比之前預估的要難上很多。”
那家丁頭子聽完,臉上浮現出一絲擔憂來,忽然道:“大少爺,這伙賊軍如果打不下縣城,會不會去偷襲王家大宅?”
王彬冷笑一聲,罵道:“說你是蠢貨還真是沒錯,你都能想到的事情我會想不到?賊軍不去騷擾王家大宅還好,若是去了定讓他們碰的頭破血流。
王彬之所以這么自信滿滿,那是因為王家大宅在幾年前就被改建成了一座城堡式的莊園,不僅四周望樓箭樓聳立,院墻更是加高加厚,甚至外面還挖掘了一道壕溝,引入河水。
根本就是一座小型的城池。
更重要的是王氏大宅里留著五百最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