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的王氏家丁,還有臨時招募的兩千鄉勇駐守。
那五百家丁幾乎是人人著甲,而且全部都是王氏用銀子喂飽的,對王氏忠心耿耿。
而王氏這些年利用鐵器作坊,雖然明面只是打造各種工具農具,但是私下卻鑄造了不少兵器鎧甲,弓弩等物更是相當不少。
雖然歷朝歷代都明令禁止民間私藏甲胄弓弩,但是禁令是一回事,實際上又是另外一回事。
從沈墨起事一來攻破的豪紳地主家里搜出來的那些盔甲兵器就很說明問題了。
別說盔甲兵器這些了,前明時期,廣東福建一代私自鑄造大炮和火銃的豪紳大族也不在少數。
戰亂時期,朝廷無力管。
和平時期,朝廷就算想管,也根本管不過來。畢竟天高皇帝遠,通訊又非常不發達,皇帝獲取信息只能依靠下面的人往上報。
基本上下面的人想讓皇帝知道什么,皇帝才能知道什么。
所以導致地方官的權力就非常的大。而地方官員治理地方往往還要依靠這些豪紳大族,所以很多事情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就算明明知道這些豪紳地主家里私藏兵器甲胄,也不太可能去舉報搜查的。
甚至有時候縣中鬧盜賊,官府的力量不足的時候,還要請這些豪紳大族來出兵剿匪。
反正只要這些大族不起兵造反,對這些明顯違反朝廷禁令的事情,地方官府幾乎都是視而不見的。
王氏就是典型的這樣的豪紳,既掣肘地方官府,又能夠對地方官府進行強力支持,所以地方官員就算心中再不滿,也是強龍不壓地頭蛇,得過且過。
王彬的自信就來源于這些,所以他根本不怕賊軍去攻打王家大宅。
那家丁頭子聽了王彬的話,立刻笑了起來:“大少爺說的對,這些賊兵要是真的腦子壞掉跑去打王家大宅,肯定會后悔莫及的。”
再說蕩寇軍這邊,杜毅在經過一次試探性攻擊后就收兵回營,穩住營盤,然后立刻召集下面的幾名連長來商議。
看到人到齊了之后,杜毅沉聲道:“很顯然,如今守城的并不是清廷官兵。寶慶府的綠營被咱們兩次大敗之后基本上沒有多少人了。剩下的在咱們占領邵陽城后早就跑完了,新化縣城根本不可能有成建制的清兵。所以,我現在懷疑守城的另有其人。一連長,黃昏十分你帶人從后營出發,去周圍偵查一下,找上幾個熟悉新化縣情況的人來回來。其他人,嚴守營寨,隨時聽命。”眾人領命,會議很快結束。
蕩寇軍第一次攻城未果之后,就再也沒有發起攻擊,而是扎下營盤,緊閉營門,一點動靜都沒有。
城頭上的王彬也一直在關注城下蕩寇軍的動靜,可是一直等到快天黑也沒見到任何動靜,微微松了一口氣的時候心中也有些疑惑。
這些反賊到底想干什么?難道是打算圍城?
可是圍城的話卻又明顯不像,畢竟新化縣城兩個們,反賊軍隊只在西門外扎營,另外一個門根本就沒有任何反賊士兵出現。
但是如果說反賊會因為一次攻城未果就罷手也明顯過于天真。
所以王彬一時之間也拿不準城下的蕩寇軍想干啥,但是一想這不正好符合自己的心意嗎?
只要反賊敢在城下就消耗兩日,被己方圍殲的機會就會越來越好。
所以王彬也沒多想,只是讓人繼續監視蕩寇軍的動靜,然后自己回在縣城的豪宅休息去了。
王氏家丁們雖然裝備齊全,看著很精銳,但是畢竟沒有多少戰斗經驗。而且因為蕩寇軍攻了一次城就沒了動靜,自然會讓這些家丁產生輕視之心,所以雖然監視著城下,但是卻也只是沒事的時候瞅兩眼,也沒有派人出城去偵查。
被派出去偵查的一連長帶著一連的人趁著黃昏從后營悄悄出去,沿著資水走了半夜,回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