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龍山碼頭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座軍用碼頭,能在這里停靠的都是水師的船只。
這些船只源源不斷地將人員和物資從永州等后方運來,在這里登岸卸貨,給附近的盤龍山大營補給。
盤龍山大營雖然主體建筑已經基本完成,但是依然還在施工當中。
按照沈墨的設想,這里將會建成一座半永久的要塞,和衡陽城形成掎角之勢,在戰略上保證衡陽城不會孤立無援。
看著從無到有拔地而起的一座座建筑,以及遠處遼闊龐大的營寨輪廓,于成龍心中的震撼無以復加。
想當日,自己帶著兩萬大軍從衡陽出發去攻打永州時,經過這里時還是一片荒灘野地,可是這才過了一個多月,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自己這個封疆大吏變成了俘虜之身,就連這荒灘野地也變成了繁忙的軍港,森嚴的大營,這讓他不能不驚嘆,繼而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一般人看到的是表面的壯觀,最多感慨一句厲害,但是于成龍為官二十年的閱歷讓他看到的卻是沈墨集團驚人的動員組織能力。
畢竟沈墨從出征衡陽到拿下衡陽到現在也不超過十日。
能在短短十日之內建成如此規模的碼頭和軍營,如果沒有高效的動員組織能力,沒有大量的熟練工匠,沒有一個精干之人主持,基本上是很難辦到的。
這對于一個勢力的要求是相當高的,并不是說隨便征發一些民夫就能夠做到的。
總而言之,這段時間的走訪以及這一路上的所見所聞,都讓于成龍對沈墨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欽佩之意,順帶著還有許多迷惑不解之處。
沈墨以及蕩寇軍表現出來的種種完全不像是一個起事不到一年沒有多少底蘊的義軍勢力能夠做出來的。
沒錯,在于成龍心中,早就用義軍這個詞來代替反賊這個詞了。
因為實事求是的講,沈墨的所作所為完全稱得上一個“義”字,尤其是對于普通百姓來說更是當之無愧。
看著于成龍神色變化,站在二樓艙門口往下俯瞰的戴文勝對一旁的李志遠笑道:“老于頭已入主公轂中也。”
李志遠深以為然,點頭笑道:“正該如此,有了這位投效,主公才算是真的名揚天下了,以后前來投奔的仁人志士便要絡繹不絕了。”
兩人對視一眼,笑了起來。
船隊沒有在盤龍山碼頭停靠,而是繼續前行,最后在衡陽城東門外的碼頭上靠岸。
沈墨早已經得了消息,帶著司坤和孫翔在碼頭上迎接。
船停穩拋錨,船板搭好,李志遠和戴文勝走到于成龍面前笑著做了一個請的手勢:“于先生請先行。”
于成龍一愣,看著站在碼頭上,身姿挺拔,笑容滿面正看著自己的沈墨,心中有些感動,又有些慚愧。
就算明知道沈墨是想利用自己的名聲來造勢,來吸引更多的人前來投奔,所以才會擺出這種禮賢下士的樣子來,但是于成龍卻依然吃這一套。
將心比心,君投之以桃,我報之以李,自該如此。
若是自己再矯情下去,那就真的不知好歹了。
況且,這位是真的有匡扶天下的志向,而且不光這么說,還這么做了,而且做得還非常的好。
而且無論是文治還是武功,亦或者是個人私德上來看,沈墨都是一個非常合格的主君。
如果這樣的人不值得投效,那這天下還有誰值得投效?難不成自己作為一個漢人,還非要以死來報效滿清皇帝的信重?
他于成龍是清廉,但是卻并不是迂腐之輩,更不是誓死要做滿清忠犬之人。如果能追隨一個真正有能力匡扶天下,驅逐韃虜的漢人主君,那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而此時沈墨站在那里,其實就是等他表明一個態度。
沈墨已經表現出了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