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熙愣了一下,本以為祖母是想開解自己,但是沒想到卻是說到了這個。
“祖母是想回上京看看了?那等明年暖和以后,孫兒陪祖母回去一趟?!?
孝莊搖搖頭道:“我都七十歲了,隨時都可能去見你父皇還有你祖父他們,哪里還能經得起這般折騰。你是皇帝,每天那么多事情要忙,這天下須臾離不開你,哪能讓你陪著我一個老太太到處亂走?!?
“那祖母怎么會忽然提起遼東?”
康熙有點不明白太皇太后的意思。
孝莊抬起頭,目光看著某處虛空,緩緩說道:“你知道的,咱們滿人這天下其實是撿來的。當年,要不是李自成腦子發昏,激怒了已經投降的吳三桂,咱們滿人也沒有入關的機會,更別說奪了這漢人的天下,當這中原的皇帝了?!?
這段歷史康熙自然是知道的。
雖然史書上各種美化修飾,但是康熙早都從親身經歷過這段歷史的祖母口中聽到過最真實的版本。
昔日李自成攻打北京城,前明崇禎皇帝自掛煤山而死。
李自成入京之后,為了籌集軍費,驅使部下對北京城里的官員顯貴們搞追贓助餉。
說白了就是敲詐勒索。
這其中就把吳三桂的老爹吳襄也給弄了進去,逼著要錢才能放人。
李自成麾下大將劉宗敏更是縱兵闖入吳三桂的家中將吳三桂最寵愛的小妾陳圓圓給搶了去。
而此時,鎮守山海關的,麾下數千關寧鐵騎的吳三桂本來已經接受了李自成的勸降,帶著部下往北京城走。
結果半路遇見了倉惶從京城逃出來的吳家仆人。
仆人一番哭訴后吳三桂才知道自己老爹被關進大牢拷打,自己的女人被李自成的部將搶走,吳三桂頓時大怒,當即帶兵返回了山海關,誓與李自成不共戴天。
也就是這個時候,準備渾水摸魚的多爾袞帶著數萬清軍威脅利誘之下,吳三桂就順勢降了清。
歷史也就從這里拐了個大彎。
后人說吳三桂格局太小,沖冠一怒為紅顏,因為一個小妾就將大好社稷江山賣給了異族。
這事先不論吳三桂本人的節操道德,除了吳三桂作為一個男人被人家搶了老婆后的憤怒這種最直接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李自成這人太不守規矩了。
不守規矩的人往往無法讓人信任,更無法給人安全感。
這種人作為下屬,你怕他給你惹事。
當做上司,你就要擔心隨時被他整死了。
言歸正傳,康熙聽到祖母說起這段往事,有些疑惑。
孝莊看出來了康熙的疑惑,說道:“當年敬義皇帝率軍入關以后,哪怕是住進這紫禁城,都不太敢相信咱們就這么輕松的入關了。當時啊,漢人反抗的很激烈,我們只有不到十萬的兵馬,可是漢人卻有億兆之數,別說打了,就是一人一口唾沫都把我們這幾萬人給淹死了。
大家伙想著無論如何都占不了這中原江山。當時,包括敬義皇帝在內,所有人都覺得這江山咱們肯定是坐不穩的,包裹都收拾好,隨時準備回關外。可是沒成想啊,這江山竟然就慢慢的坐穩了,而且還一直坐了這三十多年快四十年了。從你父皇到你,有時候想想就跟做夢似的?!?
敬義皇帝就是多爾袞,活著的時候最高的封好是皇父攝政王,死了后被追封的皇帝號。
只是剛死兩個月后就被反攻倒算,剝奪了一切封號。
沒人敢再用追封的謚號去稱呼多爾袞,因為這屬于一段比較敏感的歷史。
只有孝莊在提起多爾袞的時候一直用敬義皇帝這個謚號。
還是念著舊情啊。
康熙聽著聽著,心中也慢慢明白了祖母的意思。
祖母這是勸自己想開點。
這江山本就是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