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時代造反實錄第三百八十七章 十面埋伏
河南很快被鐵牛派兵收復,山東這邊沈墨也派出了一些人馬前去收復。
形勢如今到了這個時候,基本上到了傳檄而定的程度。只要隨便派幾個人帶著王命趕過去,就能收復一座城池。
隨著沈墨一路北上,楚國地地盤在快速地擴大。沈墨手下的人馬也在飛速的增加。
他從揚州出發的時候只帶著十萬楚軍,可是到了德州的時候人數就變成了二十萬。
等到進入河北境內,進入真定府的時候人數已經即將突破三十萬。
這些都是各地前來投奔的義軍,這還是在經過篩選之后的人數。若是沈墨來者不拒的話,估計超過五十萬都是輕輕松松的。
鐵牛在平定河南之后,留下一部分人駐守,自己也帶著數萬人馬北上京城。
而鄭云龍和李彪在天津和京畿一帶也接收了一些義軍,將隊伍擴充到了將近十萬人。
這十萬人雖然真正能打硬仗沒有多少,但是用來壯聲勢還是很有用的。楚軍繳獲的清兵武器極多,用來武裝這些人也是綽綽有余。
鄭云龍和李彪商議后并沒有急著攻城,而是以天津衛作為楚軍前哨基地,又在北京城扎下營寨,四面圍困,既不主動進攻,但是清軍也別想逃出城去。
山海關被楚軍堵著,草原上的清兵被噶爾丹給牽絆住,山西雖然還沒有落入楚軍手中,但是卻也沒有人來勤王救駕。
整個北京城此時已經變成了一座孤城,陷入了十面埋伏之中。
可以說,只要拿下京城,滿清就算正式滅亡了。
這種滅國之功,必然要留給楚王自己來完成。這種無上的榮耀和功勛只能楚王自己承擔,臣子若是得了這種功勞,不僅不會興奮,反而可能會寢食難安。
雖然沈墨并非那種猜忌心重的君王,但是很多時候是樹欲靜而風不止。
很多人會借這種事情來故意生事的,權力斗爭在任何時候都是不會缺少的,哪怕是楚國如今這種形勢下也是一樣的。
楚國內部也并非鐵板一塊,沒有矛盾,只不過這些矛盾在統一戰爭的大主題下被壓制住了。
沈墨又是開國君王,威望極高,手下幾大嫡系又忠心耿耿,所以現在沒人敢搞事情,也沒有能力搞事情。
但是日后一旦局勢平定下來,當前朝局必然會發生變化的。
如果這時候沈墨想除掉某個臣子,可能才會讓他來負責這場滅國之戰,否則只能自己親自掛帥。
再者,北京城必然也是楚國日后的京城。雖然沈墨也曾屬意長安以及南京等城池,但是經過明清兩代的統治,北京城已經成了天下人心目中的唯一的京城。
從政治地位上來說,北京城是目前最適合定都的地方。
況且滅了滿清之后,還有蒙古以及羅剎國要對付。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北京也是最合適的,對于前線的情況能夠做出最快的反饋。
再者,大航海時代方興未艾,京城雖然不靠海,但是天津衛卻是沿海城市,渤海又處于內海,無論從防御角度還是進攻角度,都很適合成為海軍基地。
雖然沈墨并不喜歡北京城的天氣,但是這些都是小問題,完全可以適應的。
既然確定要在北京建都,那就不能將這座城池毀于炮火之中。最好的結局就是用重兵圍困,讓康熙看不到希望,最終開城投降,保全城池,保全城中的百姓。
在沈墨還沒有到來之前,康熙也曾經派軍隊出城偷襲城外的楚軍,可是每一次都被楚軍給及時發現,然后暴揍一番,然后灰頭土臉的逃了回去,留下一地尸體。
在出城偷襲未果三次之后,清軍再也不敢出城了,只能龜縮在城里瑟瑟發抖。
時間已經進入了十一月,馬上步入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