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一下,剩下的都發到鄉紳手里,美其名曰代發,代著代著就代沒了。
綜合明代史料,崇禎時期的官員,比較符合如下規律:臉皮的厚度,跟級別職務,大致成反比例成長。
這是比較合理的,位高權重的,幾十年下來,有身份,也要面子,具體辦事的就不同了,樹不要皮,必死無疑,人不要臉,天下無敵,好欺負的,就往死了欺負,能撈錢的,就往死了撈,啥名節、臉面,都顧不上,撈點實惠才是最實在的,正如馬克思所說,資本的積累,那是血淋淋的。
而且這撥人,還有個特點,什么青史留名、國家社稷,那都太遙遠了,跟他們講道理,促膝談心都是沒用的,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吃硬不吃軟。教育沒有用的,罵也沒有用,往臉上吐唾沫都沒用,相對而言,比較合適的方式是,把唾沫吐到眼里,再說上一句:孫子,我能治你!
劉澤清這樣的人,就是沒臉沒皮的。
家國大義對他來說根本不在乎,所以能治他的只有手中的那把刀。
顯然,崇禎手中那把刀不好使了。
現在,這把刀握在了沉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