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幾乎所有江河湖泊,全部游歷。
在游歷的過程中,他曾三次遭遇強盜,被劫去財物,身負刀傷,還由于走進大山,無法找到出路,數次斷糧,幾乎餓死。最懸的一次,是在西南。
當時,他前往云貴一帶,結果走到半路,突然發現交通中斷,住處被當地土著圍,過了幾天,外面又來了明軍,又開始圍,圍了幾天,就開始打,打了幾天,就開始亂。徐宏祖好歹是見過世面的,跑得快,總算順利脫身。
在旅行的過程中,他還開始記筆記,每天的經歷,他都詳細記錄下來,鑒于他本人除姓名外,還有個號,叫做霞客,所以后來,他的這本筆記,就被稱為《徐霞客游記。
崇禎九年1636,五十歲的徐宏祖決定,再次出游,這也是他的最后一次出游,雖然他自己沒有想到。
正當他考慮出游方向的時候,一個和尚找到了他。
這個和尚的法號,叫做靜聞,家住南京,他十分虔誠,非常崇敬雞足山迦葉寺的菩薩,還曾刺破手指,血寫過一本法華經。
雞足山在云南。
當時的云南雞足山,算是蠻荒之地,啥也不通,要去,只能走著去。
很明顯,靜聞是個明白人,他知道自己要一個人去,估計到半路就歇了,必須找一個同伴。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
帝國時代造反實錄
徐宏祖的名氣,在當時已經很大了,所以他專門找上門來,要跟他一起走。
對徐宏祖而言,去哪里,倒是個無所謂的事,就答應了他,兩個人一起出發了。
他們的路線是這樣的,先從南直隸出發,過湖廣,到廣西,進入四川,最后到達云貴。
不用到達云貴,因為到湖廣,就出事了。
走到湖廣湘江今湖南,沒法走了,兩人坐船準備渡江。
渡到一半,遇上了強盜。
對徐宏祖而言,從事這種職業的人,他已經遇到好幾次了,但靜聞大師,應該是第一次。此后的具體細節不太清楚,反正徐宏祖趕跑了強盜,但靜聞在這場風波中受了傷,加上他的體質較弱,剛撐到廣西,就圓寂了。
徐宏祖停了下來,辦理靜聞的后事。
由于路上遭遇強盜,此時,徐宏祖的路費已經不足了,如果繼續往前走,后果難以預料。
所以當地人勸他,放棄前進念頭,回家。
徐宏祖跟靜聞,是素不相識的,說到底,也就是個伴,各有各的想法,靜聞沒打算寫游記,徐宏祖也沒打算去禮佛,實在沒有什么交情。而且我還查過,他此前去過雞足山,這次旅行對他而言,并沒有太大的意義。
然而他說,我要繼續前進,去雞足山。
當地人問:為什么要去。
徐宏祖答:我答應了他,要帶他去雞足山。
可是,他已經去世了。
我帶著他的骨灰去。答應他的事情,我要幫他做到。
徐宏祖出發了,為了一個逝去者的愿望,為了實現自己的承諾,雖然這個逝去者,他并不熟悉。
旅程很艱苦,沒有路費的徐宏祖背著靜聞的骨灰,沒有任何資助,他只能住在荒野,靠野菜干糧充饑,為了能夠繼續前行,他還當掉了自己所能當掉的東西,只是為了一個承諾。
就這樣,他按照原定路線,帶著靜聞,翻閱了廣西十萬大山,然后進入四川,越過峨眉山,沿著岷江,到達甘孜松潘。
渡過金沙江,渡過瀾滄江,經過麗江、經過西雙版納,到達雞足山。
迦葉寺里,他解開了背上的包裹,拿出了靜聞的骨灰。
到了。
我們到了。
他鄭重地把骨灰埋在了迦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