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短暫共處,才是滄海相逢的淼然一粟。
垂涎美色?
她清楚這一點自己都說服不了,她寧愿相信對方是想把自己招入武夷派。可她轉眼又想到江聞門下淳樸如小石頭、沉穩如洪文定、嬌黠如傅凝蝶的弟子們,頓時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對了,當初自己也曾想在武夷派門下偷學武功,卻被江聞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還拿出門派灑掃雜役這種職務來羞辱自己,著實可惡,以至于她這次想要前來,還得在信中可以表現出愿被招徠的模棱態度,才能以羅師傅的百煉武館下榻棲身這個借口,合情合理地盤桓于武夷山。
說到底這個問題,對別人或許不重要,但在袁紫衣心里的重要性無以復加。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什么兒女情長、江湖道義,都不過是叵測之人的遮羞布,這一點她很清楚,而生母袁銀姑的一生則最適宜作為注解。
未知的恐懼壓倒了一切,袁紫衣其實在害怕。
她擔憂江聞對她有什么企圖,她更怕的是江聞那無緣無故的關愛,會在個風和日麗的午后,也同樣這般地無緣無故消失,并且是在她享受得理所當然、再無顧忌的時候。
到那時候她能怎么辦呢。
歇斯底里地大吵大鬧?
不依不饒地賴在這里?
還是心灰意冷地遠走天涯?
帶著這些問題,袁紫衣在廣州城里隱晦而糾結地請教了自己的師父,希望這位大徹大悟的佛門高人能為自己指點迷津,即便她本對于師父所能提出的見解,并不抱有太大的指望。
她眼中的五枚師太永遠孤坐于峨眉深山之中的清冷寺院,寒若冰霜,煢孑一身,似乎從未擁有過世間感情,也從未期盼過俗世對她的眷戀,以往對于袁紫衣的怨憎糾結,她也只會拿出「怨親平等」的大道理說教,要她自己去行走江湖,直至懂得什么叫作「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但這一次,在廣州府徹夜不曾停歇的瀟瀟寒雨之夜,五枚師太冷若冰霜、不似生人的臉龐,在挑燈那刻第一次有了情緒波動。
一盞微弱油燈之下,她們兩人沉默了許久,袁紫衣看著自家師父默念心經,眼瞳之中卻輝耀出了比金剛寶石還要璀璨的色澤,仿佛是過往云煙凝結成霧,聚散為雨,在她的心中也淅瀝有聲地飄落了起來。
師父告訴袁紫衣,這人世男女間的感情無比復雜,有年少之時的愛慕情欲,有發乎情止乎禮的恩義契誼,有風雨同舟的相濡以沫,更有發軔自親緣卻能超脫于親緣的情同手足,也正是因為感情如此復雜,他們才會被稱作「有情眾生」。
師父告訴袁紫衣,面對感情不能只用眼睛看,憑經驗去推斷,還要讓心去思考、去回憶、去感受。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如果她察覺到了異樣卻又說不出來,那一定是自己在哪里出了問題,才會猶如執炬逆風而行,不免有燒手之患。
師父告訴袁紫衣,三天時間回去想清楚,想好了就帶著嚴詠春一起,遠離廣州這處是非之地,到她們該去的地方。
袁紫衣想了三天三夜,忽然在某個時刻明悟了。
那時的她看見了嚴詠春在練武,高挑身姿正對著木人攤膀捋蕩,身上香汗淋漓,全神貫注于某種境界,而舉手措足的模樣,竟像極了當初江聞運使的天山折梅手。
她愕然而驚,忽然發現江聞原來也傳授過嚴詠春武藝,也關切過對方的安危,也不明不白地噓寒問暖、雪中送炭過,只不過由于嚴詠春與她的性格迥異,才會在相較之下顯得那么不起眼。
再深思下去,袁紫衣猛然想起江聞甫一見面便道破嚴詠春的閨名,若按師父所說,她此前從未透露過兩人的消息,那江聞一定早早就關注自家姐姐了,只不過由于年月深久、山川遠隔,才會在一時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