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五日晚子時前后,魏將龍賈所建營寨的南營門緩緩敞開,一名名少梁奇兵悄無聲息地快速走出營外,確認營外情況,看看是否有林胡派來的暗哨。
結果證明真的沒有,龍賈麾下三萬魏軍,真的是被一群絲毫不通兵法的異族騎兵給壓制了,也難怪龍賈、曹異、方邯等人在提到此事時又是尷尬屈辱,又是義憤填膺。
見此,李郃大手一揮,三千少梁奇兵全部出動,然后是全副武裝的一萬名魏武卒。
說到兩者的配合,事實上李郃與方邯之前就討論過,比如說,待少梁奇兵先離營后,魏武卒大概等多久可以出發,否則若是他魏武卒早一步到赤邑,那就只能傻乎乎等候在城外,平白多了暴露的危險。
于是李郃就問方邯:“此地距赤邑大概二十幾里,武卒要多久可以趕到?”
方邯回答道:“快速行軍的話,一個時辰吧?!?
然后李郃就對方邯說:“那你武卒與我奇兵一起行動吧?!?
當時方邯的面色一下子就變了,并非因為要一起行動,而是因為李郃在這句話中所透露的訊息。
什么意思?怕他們魏武卒趕不及配合少梁奇兵,因此要一起行動?
少看不起人了!
他魏武卒可是日行百里的精銳啊!
什么?
對方也是日行百里的少梁奇兵?
那沒事了。
“……好?!狈胶c點頭答應了。
換一個人,換一支軍隊,他絕不會答應地如此干脆。
看著少梁奇兵與魏武卒一前一后徐徐離開營寨,瑕陽君的雙目中閃過激動的神色,對龍賈道:“嬴虔曾夸口他秦軍與少梁奇兵的協作是各取所長,哼,可惜他今日不在,否則定要他看看……”
在他看來,對比秦軍與少梁奇兵的配合,他魏武卒與少梁奇兵的配合才是強強聯手。
從旁,龍賈亦由衷地說道:“魏武卒配少梁奇兵,是應該是天底下最強大的聯軍了,整個中原,估計沒有一座城邑能擋得住?!?
瑕陽君連連點頭,隨即感慨道:“這就是我一直以來主張魏梁結盟的原因啊,若‘小三晉同盟’能促成,縱然秦、齊,又何足懼哉?”
“瑕陽君所言極是……”龍賈臉上閃過幾絲尷尬。
因為曾幾何時,他也支持公孫衍的觀點,認為瑕陽君過分高估了少梁,事實上原本不必冒著他魏國失去顏面的風險給予少梁平等的地位,但在河西、河東兩場戰爭之后,龍賈這才意識到瑕陽君是正確的——倘若當初他魏國愿意放下顏面結好少梁,今日秦軍還能占據半個河東?估計他魏韓梁三國聯軍早就連櫟陽都攻破了。
好在現在糾正錯誤還來得及。
龍賈心下暗暗想道。
不得不說,龍賈作為魏國的大將,他能有這想法,可見他已經慢慢開始正視少梁,不再將少梁視為昔日的彈丸小國——當然,事實上今日的少梁也的確不再是無足輕重的小國。
這一切,此刻仍在行軍中的李郃可不知,他正率領著三千少梁奇兵徒步奔赴赤邑。
大概過了十里左右,少梁奇兵們就把身后的魏武卒甩地連朦朧的背影都看不到了。
對此魏將方邯難以置信。
他當然可以說,少梁奇兵身上穿的是輕甲,而他魏武卒穿的卻是相當于普通三層甲皮甲厚度的‘重甲’,攜帶兵器有長戈、長劍、弩,還有箭矢,可問題是人少梁奇兵的負重也不小啊。
據他所知,少梁奇兵的基礎裝備是劍、弩,還有箭囊,較魏武卒少了一把長戈,甲胄也較為輕薄,但人家還背著可組合的長梯,此外還有一掛麻繩,論負重其實也輕不到哪里去,根本不足以將他魏武卒甩地連背影都看不到,哪怕是在夜里。
“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