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輒幾十萬人的戰場上,區區一千五百名少梁奇兵能發揮多大的作用?
答案是左右戰局。
即使龐涓已經做出了相當高的評估,卻也沒有想到少梁奇兵如此輕易就徹徹底底地打亂了齊魯諸泗聯軍迄今為止所做的所有準備,以一夜之間掃平兩座聯軍營寨的驚人成績,令齊魯諸泗聯軍被迫放棄大部分的營寨,收縮兵力固守主營。
倘若在如此優勢下仍無法擊破齊魯諸泗聯軍,那龐涓也就不配被稱之為‘吳子再世’了。
此后三日,龐涓一面下令那一千五百奇兵繼續騷擾襲擊齊魯諸泗聯軍,一面命麾下魏軍加緊打造攻城器械,于三日內打造成井闌車三十余架、云梯車五十架,具備了正面進攻歷下城的能力。
七月二十四日,龐涓招來五百將許武并韓章、暴鳶、申彰幾人,當面夸贊奇兵的作戰能力。
在告辭龐涓后,韓章幾人暗暗偷樂。
暴鳶更是笑著對許武道:“或許他以為這已是我奇兵的全力。”
許武笑而不語。
不得不說,龐涓確實不了解奇兵的能力,誤以為這一千五百奇兵已經竭盡全力,他哪里知道,事實上許武、韓章、暴鳶、申彰幾人根本就沒有盡全力——倘若他們竭盡全力配合主力軍,憑龐涓麾下聯軍的強勁,早已攻陷歷下!
打造攻城器械?
不存在的!
只要有少梁奇兵在,就不需要什么攻城器械!
不過韓舉也好,許武、韓章、暴鳶、申彰幾人也罷,誰都沒有告訴龐涓這件事,畢竟就像李郃所說的,這是一場魏齊兩國交鋒的戰爭,韓國與少梁又何必為了魏國的利益而竭盡全力?
相反這場仗拖的時間越長,對韓國與少梁反而愈發有利。
笑罷,許武對韓章、暴鳶幾人說道:“再過六日,我便率弟兄們回國去了,日后要靠你等自身了。”
雖然韓章幾人早就知道此事,但聽到還是頗為傷感,好在這次離別并非永別,日后只要有機會,他們還是可以前赴少梁看望奇兵的諸兄弟。
而同時,從當日起,龐涓率麾下十七萬三晉聯軍,對齊魯諸泗聯軍的主營與唯一剩下的一座分營發起了猛攻。
別看齊魯諸泗聯軍有整整二十幾萬,多過龐涓的十七萬三晉聯軍,但兩支軍隊的戰斗力完全不可相提并論。
僅半日工夫,駐扎有六萬魯國軍隊的分營就被魏將龍賈攻破,雖田朌、田忌急忙派軍相援,奈何卻被魏將
穰疵率領的魏武卒截住。
魏武卒可近戰、可遠攻,可攻城拔寨、可原地死守,堪稱天底下最最無懈可擊的精銳,雖然在行動力上不如騎兵,但再怎么說也是日行百里的精銳,再加上如今有了馮普、左松二將率領的騎兵,魏武卒的實力有上升了足足一個臺階,豈是齊魯諸泗聯軍可以抗衡的?
最終,穰疵率魏武卒擊退田朌、田忌率領的援軍,而魯軍的分營則被魏將龍賈擊破,魯國太子姬叔并將領仲費戰敗逃亡,在付出足足三萬人的巨大損失后,投奔田朌、田忌所在的主營。
次日,龐涓請韓舉、趙公子成與魏將龍賈一同攻打田朌所在的主營,而他則率精銳攻打歷下城,雙管齊下。
面對著氣勢洶洶的三晉聯軍,齊魯諸泗聯軍苦苦抵抗,雖說最終擊退了三晉聯軍的進攻,但付出的傷亡卻比對面還要多將近五成——按理來說,進攻方的戰損應該是防守方的兩倍以上才算正常,然而齊魯諸泗聯軍作為防守方,傷亡竟比三晉聯軍多出五成,可見雙方軍隊實力相差懸殊。
也難怪龐涓在撤軍時不屑冷笑:“冢中枯骨,我遲早擒之!”
在他看來,齊魯諸泗聯軍的敗亡只是時間問題。
此后幾日,龐涓每日派兵猛攻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