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下來,但元恪卻極為篤定。
“今日才召王顯為胡充華診過脈,脈相確為男胎無疑!”
一提胡允華,元恪腦子不由的浮現出那位媚若天成,風流蘊藉,如水一般的女子。
既是召王顯診過,那就應是八九不離十了。
當年文昭皇后有孕,王顯診脈,斷定必為男胎,最后果不其然……
元懌滿臉喜色,站起朝著元恪深深一拜:“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確實該喜!
元恪終是沒忍住,“哈哈哈”的大笑起來,臉上泛出一絲病態的潮紅。
這些年這般急燥,身體也是一日不如一日,不就是因子嗣艱難,積慮成郁之故?
終還是老天保佑,天降鴻福……
笑了好一陣,元恪猛吐一口氣,滿臉期翼道:“今次喚四弟來,便是此故……朕欲廢‘立子殺母’之制……”
元懌心下一嘆:終究是來了?
元魏此制源于道武皇帝。
因生母賀蘭太后之故,道武帝繼位的過程異常的艱難與兇險,差點被自己的母親、胞弟、舅父等聯手害死。
繼位后,道武帝毒死生母,賜死胞弟、舅族,而后立下了“立太子必殺生母”的祖制,一直留傳至今。
確實早該廢了。
立獻文弟為太子時,獻文帝哭求文成帝廢此制,未允。獻文情急失智,誣嫡母馮太后便是怕兒子立為太子,生母會被鴆殺,故而親手捂死了她所生的文成帝長子,而非病逝。
便是此次,埋下了馮太后與獻文帝反目成仇的誘因。最后獻文帝被馮太后毒殺……
孝文帝被立為太子時,也曾哭求馮太后廢此制。為此,元宏差點被廢。更被馮太后在三九寒冬剝光衣物,關入冰窖,試圖活活凍死餓死。
但奇異的是,關了三天三夜后,孝文帝竟安然無恙,竟連絲受寒的癥狀都無。
后有術官爻卦,稱元宏有神靈護身。馮太后怕遭天遣,遂才做罷。
孝文帝立元恂為太子時,馮太后健在,元宏羽翼未豐,故而未敢置喙。
等廢元恂,立元恪時,高昭容已然病逝,故而行此制。
也并非以上諸般,此制才該被廢,而是有悖于人倫。
不是每一任太子都如先帝孝文一般有神靈護身,運氣逆天。
莫說光著凍三天三夜。好好在養在宮中,只因小病而最后遭至夭折的并不是一個兩個。
究其原因,無非便是嫡母并非生母,無血脈之情,故而不會如對待親子般親密無間、心細如發。
比如元恪之前太子昌,就是因生母于皇后被賜死后,養于高英膝下。偏偏高英又不是個有耐心且細心的,門下宮人也跟著跋扈粗疏慣了,只是一場風寒,就要了太子昌的命。
傳言中也不只有馮太后一個因為怕死而捂殺了親子,每代皆有此疑例。
就如高英,太子昌夭折的次月,皇帝本擬再立皇子明,皇子明竟突然就暴斃了?
要說這中間沒鬼,元懌是打死都不信的。偏偏皇帝深信不疑,就如著了魔一般,對皇后專寵不哀?
便是沖著高英這秉性,此制也該被廢。不然還要讓她再養死一個太子不成?
想到此處,元懌又往下一拜:“臣無異議!”
皇帝大喜,好似不敢置一般,疑聲問道:“此乃祖制,四弟竟就這般爽快的答應了?”
元懌猶豫是好久,最后終是咬著牙,說了實話:“非是臣不遵祖制,而是高氏實無賢妻良母之姿。臣怕再蹈太子昌、皇子明之覆轍……”
太子昌,太子明?
有如在胸口刺了一刀,元恪心里猛的一痛。
不是無人向他秘秉,兩位皇子皆是皇后、更甚至是皇后與舅父高肇合謀所害。比如于皇后之兄于忠,皇叔元勰、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