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是必須的,具體章程,有什么想法,以您們和阿芮的意見為重,我這邊都是可以配合的!”印臻十分確定的回應道,能不能順利把愛人求娶回家,就要看他現在的表現了,印臻配合的干脆利落。
沒有正式婚禮,他這邊就還是沒有被正名,對于婚禮,印臻很是積極。
“考慮到上京家里有些客人需要招待,島城這邊的親友或許也不是所有人有時間去上京,所以婚禮分兩場來辦,上京和島城各一場。最近安排好時間,我爸媽會親自過來來島城拜訪,咱們這邊有什么風俗,您們是長輩的,最是清楚,給我掌舵指揮下,我來配合!”
“嗯,十里不同俗,現在是新社會了,也沒過去那么多規矩,你們是自由戀愛,也沒什么媒人不媒人的,主要就是見面禮、彩禮、提親流程的。
挑個日子,等你父母過來了,兩家人見見面,把事情都商量好,咱家是嫁閨女,不是賣閨女,不會過分要求的!”姥爺認可的點點頭,對于印臻和印家的態度表示初步滿意。
小印他看是不錯的,聽閨女那邊說,印家的長輩,也很和善。能親自上門,也代表著對方對芮芮這個兒媳婦的重視,到時候大家一起挑個好日子,給倆孩子把喜事辦了,大家都是親戚。
“見面禮你們家給芮芮一只玉鐲子,不算薄了,彩禮現在咱們這邊娶媳婦嫁閨女,大多是都是在十萬左右,挑個吉利的數字就成,多少看心意,我們歸鄉隨徐,按著風俗來就成,這個錢,回頭都給芮芮當嫁妝,過一過場面,是我們家的面子!”
雖然近來家里沒有小輩出閣娶親,但是鄭寨村大多姓鄭,都是沾親帶故的門里人,姥爺和鄭家大小舅人緣好,誰家有喜事都沒少叫他們,姥爺一手好字輩分高,常被請去坐堂錄禮金,很受人尊重,鄭海朝會說話,為人熱鬧,接親迎客總是少不了他當儐相···
對于現在與時俱進的風俗,他們十分清楚。芮芮和小印最好的一點就是兩個孩子都能力出眾,經濟寬裕,各自在市區都有房產,名下都有車,沒有太多需要爭端的地方。
芮芮能掙錢,小印看著也不差,彩禮對他們來說更多是過程,二閨女和女婿不是那等著彩禮花錢的人,兩家不會為了這些錢有什么爭端。
鄭姥爺想著,回頭和沈家老兄弟約頓酒,一起琢磨幾個好日子。
“小印、芮芮,你們倆想什么時候辦婚禮?”到底,結婚是倆孩子的事情,現在不興長輩全權做主,姥爺很是民主的征求了下倆孩子的意見。
“對我來說,當然是希望越快越好!”這一塊,印臻十分坦誠。“我和阿芮現在在島城生活,先辦這邊的婚禮,阿芮想明年開春暖和點,再辦上京的婚禮!”
沈芮點頭,這的確是她的意思。天寒地凍的,來往兩地就是再周全,對于長輩也多又不便,風險不小,還是暖和點兒好,少遭罪。先辦島城的婚禮,省得一些沒必要的人叨叨,說些不中聽的話,污染了她爸媽的耳朵。
她是不太在意著一些繁文縟節,但是人活在世,要考慮的就不僅僅是她自己,這些流程是不可或缺的。
其實若不是印家二老堅持,她是沒準備麻煩老人家親自過來的,反正以四哥的手筆,禮金禮物什么的,肯定高于村里的流俗,她再給自己準備點兒嫁妝,席面安排的好一些,把她爸媽的臉面撐得足足的就好!
細節性的東西,印臻十分認真地向鄭家人仔細的問了問,包括提親要準備什么物品、什么禮物比較合適,是不是要成雙成對···與其他們私下探聽,不如大大方方的和長輩請教更加周全安心。
“成雙成對,寓意好就成,心意到了,咱家不挑剔太多的!”印臻認真地請教,謙遜的態度,這一點兒,在鄭沈兩家長輩眼里,那都是十足的加分項。男人們表達的含蓄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