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疙瘩是她們這邊的叫法,各地還有其他不同的做法和叫法。曬完粉,沈芮挑了兩塊淀粉塊帶回家,用水化成濃稠適中的糊糊,為了口感更清爽一些,沈芮往里切了些青蘿卜碎。
青蘿卜是自家種的,起了之后挖坑埋在外面,吃的時候現吃現起,蘿卜能夠保持足夠的新鮮,不會干癟糠心,農家人最天然的儲藏法門。
沈媽種蘿卜選的是那種脆甜水靈的品種,在今年聚靈陣運作后,多加了靈氣的潤養,更加的爽脆回甜,可以直接做水果食用的那種。
做菜的時候,沈爸沈媽總是會切個蘿卜塊吃吃,暖烘烘的屋子里,吃上這么一口涼爽爽的脆蘿卜,很是舒坦。
鍋子燒干放油,再放剛才調和好的糊糊,攤成厚厚的餅狀,定型差不多熟透后出鍋切菱形塊,蔥姜蒜熗鍋炒香肉末放水,再把粉疙瘩塊放進鍋子里,調味回燉熟透入味,放些青紅小辣椒圈稍作搭配點綴,就可以裝盤出鍋開吃了。
又勁道又q彈,蘿卜碎爽口,下飯的很,沈芮順道又做了個小炒牛肉,熗炒了個蒜泥生菜,打了個水滑肉蛋花湯,提前燜煮的米飯也好了,午飯也就得了,可以開飯了。
印臻很有配合默契的上菜、擺碗筷,作為這個家里的新成員,積極自然的融入到了沈家慣常的生活里。他享受這個和沈芮一起,去參與,去分擔,去共享的過程。
假期過得總是快的,四號印臻需要開始去公司上班,老周一早過來接。
“今個兒天灰蒙蒙的,據說有雪,小印路上小心一些!”正在民宿入戶廳里查貨的沈媽,關切的囑咐著要出門的印臻。
遷就著芮芮,小印和芮芮一道住在家里,印臻上班,每日來回村里要花的時間不少,沈爸沈媽就琢磨著,回頭倆孩子辦了喜事后,要不讓芮芮和小印回頭工作日都住到市區去,他們都還年輕力壯著,實在不用孩子擱家里頭伺候盯著他們。
“好的,媽,周師傅經驗豐富,您別為我擔心!”印臻耐心的回應著沈媽,又和沈芮作別:“芮芮,晚上我下班回來!”
沈芮給印臻整了整衣領,送他上車離開。送走印臻,沈芮也開始忙她的事情。
今天,也是進入臘月的第一天。
初一沈芮上山,在歸元觀上香,又擺了些新鮮的水果供奉。然后開始她對山上果木,做了一個全面的巡查。
山上的果木,從種下最初,沈芮就做足了滋潤生命力十足,現在已經成功深深扎根全部成活下來,對于目前的嚴寒適應良好,沒有存在凍死的果木。
后山周邊的枸橘樹本就是好活不跳地方的品種,在后山優質的生長環境中,更是野蠻生長,打造了一道厚厚密實的自然守護圍墻,剛硬的綠刺鋒芒銳利,枝條板硬,讓人不敢觸其鋒芒。
也就是內里有鋼絲攔網,再加上沈芮在種植培育的時候,進行了一定的導引,才沒讓它往里過多發展,侵占山腳果木的生存空間。
山下的小池塘已經按著她的規劃需求整理好,因著氣候問題,還沒下藕苗,只放了些魚苗草籽蝦米生物鏈,暫且修養生息著。站在山上看去,擴大了面積的小池塘仿若一泓銀鏡,水波粼粼。今天天氣不是太好,若是光線好的情況下,相比風景更為秀麗。
從山上下來,她先去了沈大奶奶家,給昨晚收起的淀粉端出去繼續晾曬風干,經過做個一天的日曬風吹,淀粉塊的表面已經風干,但是距離真正的曬干,還是需要一些時間的。
等沈芮忙完轉回家,沈媽正準備腌制小菜,她前面趁著天好,曬了些蘿卜干、芥菜根之類的,往年冬天里,吃菜不是太方便的時候,這些自家腌制的小咸菜和儲存的菜干,就是冬天里到開春的主力軍。
“現在方便了,大冬天也能買到新鮮菜,電視里的專家說,咸菜吃多了對身